返回第118章 壮心不已暮年至 后继无人夕阳西(第5/7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咸解释说道:

    “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我的祖先都是汉王朝人,他们怎么知道新王朝祭祀祖先的日子和规矩呢?”

    陈咸叮嘱儿孙们,把家中所有有关法令的书籍,都收集起来,藏到墙壁之中,以备将来所需。

    那时,被王莽欣赏,想收为己用的士大夫,还有齐郡人栗融,北海郡人禽庆、苏章,山阳人曹竟等人,他们也都是儒家学派的知名士大夫。

    但他们最后,也都先后辞去了他们自己在新王朝的官位。

    最终,这些贤明士大夫,都以坚持自己的志节,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在王莽的新王朝任职,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5

    受王莽欣赏的当世儒家学派大儒,知名士大夫,大都不接受新王朝的召见,到新王朝任职,王莽恼怒交加。

    王莽心里愤懑,总想用朝廷的威力,去威胁他们,迫使他们接受任命。

    然而,一想到这些当世儒家学派大儒,知名士大夫的巨大人气和影响力,避免落下迫害大儒的名声,打乱朝廷召请贤才的计划,王莽又有些投鼠忌器起来。

    最终,王莽没有用暴力,去胁迫当世这些儒家学派大儒,知名士大夫。

    王莽只好在心中自我安慰道:

    “天下熙熙攘攘,皆是利来利往,满是逐利之辈,沽名钓誉之徒。朕又何惧朝中无人呢?”

    烦心的事情接踵而至,王莽慢慢地忘记了网罗天下大儒、士大夫不顺利的那些不快。

    6

    当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春季,濒临黄河的各郡,再次发生了严重的蝗虫灾害。

    紧接着到了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夏季,洪水肆虐,黄河又在魏郡决口,在清河以东数郡泛滥成灾。

    最初,王莽因为害怕黄河决口,会淹没位于元城(河北省大名县)的王姓皇族祖宗的坟墓。

    因此,王莽遂召集全国的水利专家,决定治理黄河的方案。

    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夏季,黄河再次决口,向东泛滥。王姓皇族祖宗的坟墓所在地元城,并没有遭遇黄河水患的威胁。

    所以,王莽眼见财政窘困,最终决定,不再堵塞黄河溃口,也不提修复河堤、治理黄河的问题。

    王莽恐怕至死也没有想到,他放弃治理黄河的这一举措,会成为后来,导致他的新王朝覆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朝廷不再治理黄河,清河郡以东数郡的黎民百姓,都深受黄河溃堤其害,被逼得流离失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难民、流民、盗贼。

    最终,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流民,纷纷成为盗贼,成为了构成河北流民军赤眉义军等部的重要成员。

    清河郡以东数郡泛滥区的受灾百姓,对新王朝不治理黄河,不安抚百姓,不体恤民情的行为,怨声载道,反叛自救的情绪,日渐强烈。

    7

    烦心的天灾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边塞的人祸问题,又日趋严重,摆在了王莽的面前,王莽忧虑成疾,大病一场,一连休养了很长时间。

    到了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春季的二月,王莽病体痊愈,心情稍好,决心用大赦的手段,去安抚百姓,缓解人们对新王朝的不满怨恨。

    于是,王莽下旨,宣布大赦天下。

    然而,新王朝的大赦,并不能够解决民生疾苦等现实疑难问题。

    新的难题,很快又摆在了王莽的面前。

    8

    当时,驻扎北方边塞的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王巡等,上书王莽,报告边疆军情说道:

    “陛下:

    臣等在边塞地界,捕得匈奴汗国的斥候,进行详细审问。

    匈奴汗国斥候供称,匈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