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历史名人(1)(第3/8页)  曹氏家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又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又河内司马氏为汉代兴起的世族,汉末司马防乃司马懿之父,训导诸子甚严,“虽闲居宴处,威仪不忒。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汉末仇氏c华氏c司马氏门风如此,其他儒学大族也莫不如此。

    曹氏这样起自寒门的新贵,自然缺乏严格的礼法传统和规范,其门风要随便得多。随便,就是不遵儒家礼法,当时人称之为“通脱”(“脱”也常写作“侻”),又称之“简易”c“轻易”c“佻易”c“简佚”c“佚荡”c“放荡”c“轻佻”c“轻薄”c“任性”c“浮华”等。《三国志》本纪:“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由“任侠放荡”一语,可见其不遵儒家礼法。《三国志》裴松之注及《世说新语》等书记述了不少曹操这方面的实例,其中尤以《三国志》本纪注引《曹瞒传》的一段记载最为典型:“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依照传统礼法,父尊子卑是家庭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作为晚辈,应无条件地接受父辈的教诲。曹操“游荡无度”,作弄叔c父,可谓不孝。从曹嵩来说,其教子显然较为放任,这种家风对曹操的性格影响很大,他一生任情率真,不拘泥于礼法。《三国志》本纪注引《曹瞒传》又载:“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配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可见曹操执政后依然“轻易如此”。

    在这一风气的熏染下,曹操子孙多任情放达,曹丕c曹植等皆如此。曹丕喜欢在宴请宾客的时候让自己的妻子出来会客,《水经·谷水注》引《文士传》载:“文帝之在东宫也,宴诸文学,酒酣,命甄后出拜”;又《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吴质别传》:“帝尝召质及曹休欢会,命郭后出见质等。帝曰:'卿仰谛视之。其至亲如此。”曹丕与臣属的聚会常插科打诨,相互戏谑。上引《吴质别传》载:“质黄初五年朝京师,诏上将军及特进以下皆会质所,大官给供具。酒酣,质欲尽欢。时上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朱铄性瘦,质召优,使说肥瘦。真负贵,耻见戏,怒谓质曰:'卿欲以部曲将遇我邪?骠骑将军曹洪c轻军将军王忠言:'将军必欲使上将军服肥,即自宜为瘦。真愈恚,拔刀瞋目,言:“'俳敢轻脱,吾斩尔。”'遂骂坐。质案剑曰:'曹子丹,汝非屠几上肉,吴质吞尔不摇喉,咀尔不摇牙,何敢恃势骄邪?铄因起曰:'陛下使吾等来乐卿耳,乃至此邪!质顾叱之曰:'朱铄,敢坏坐!诸将军皆还坐。铄性急,愈恚,还拔剑斩地。遂便罢也。“曹丕的有些举止颇像后来的任诞名士,《世说新语·伤逝》载:“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至于曹植,最得曹操宠爱,并一度想立其为嗣。曹植“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曹植的这种个性在初见邯郸淳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座,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诽优小说数千言讫,谓淳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