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 黎县尉死因甚奇(第2/3页)  锦衣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知道的是,坊间已经在流传,这部书作者叶盛的玄孙叶恭焕要在昆山补刻新版,将原先弘治版的三十八卷增补到四十卷,所以梁叛刚刚买回来的这一部很快就要淘汰掉了。

    不过反过来讲,梁叛手中的弘治版也将成为绝版……届时这旧版是贵是贱,也难说得紧。

    他将书摸了又摸,欢喜两遍,摊开纸,磨墨提笔,将昨夜黎县尉在三山街被杀的经过详详细细写了一遍,连同高大爷在新街口和刘军师桥查访的结果,一并写了进去。

    他写整封信的握笔手法完全用的是拿硬笔的姿势,因为是侧锋运笔,所以写起来并不如通常的运笔流畅,断续之处往往与别人不同。

    不过这样写出来字固然谈不上多好看,也并不难看。

    梁叛举起纸吹了吹墨迹,微感自得,想起昨夜黎震被杀之前,自己是在三山街送陆真人的,又想到陆真人此去京师,不知命运如何,心中忽有感触,便走到墙边,提笔写了四句诗:

    冷月孤悬说春凉,白鹭洲头别春江。

    春江只嫌舟子慢,直送仙人到汴梁。

    这首诗写得一气呵成,上下念了两遍,居然也有几分味道。

    他写了个题:三山街送陆真人之京师;跟着便在后面加了一小行跋:癸丑二月十八于避驾营,梁……。

    梁字后面他本打算写“不从”二字的,但是想想还是算了,这个一文钱都不值的表字说出来总不够文雅。

    他想了半天,还是没能想出一个更好更漂亮的表字,只好依旧在“梁”字后面添了“不从”两字。

    梁叛看着墙上自己的表字,想了想,换了公服走出门去。

    他要去找一个人。

    他沿着避驾营的巷子经过饮马巷,一直到甘露巷口,才在一个酒楼的墙根下,找到一个蜷卧在地上的老花子。

    那花子身上却穿了一件又旧又脏的道袍,那道袍已经发黑,领口胸前都是油腻,肩膀头早磨破了,露出肩膀的一块肉来。

    梁叛见这花子身上盖的,还是当年那个“六合半仙、测字算命”的招子,不过也已朽烂不堪了。

    这花子便是当年为梁叛起这表字的算命先生,不过如今双眼早瞎了,是五年前一次算命算得不好,被人打瞎了的,至今仍时时流出黄水来,右手也折断了,再做不得营生,眼看沦落至此。

    那花子似乎感觉到有人在看他,在地上动了动,侧过耳朵听,又听不到动静。

    梁叛摇摇头,到旁边的酒楼买了两碟菜,一壶酒,放在花子跟前,转身便离去了。

    这是他还给那算命先生起字号的酬佣……

    梁叛没在街上就耽,直接去了县衙。

    一打听张守拙又不在,听说是下乡收子鸭去了,江上的鲜船催得紧,需赶在二十以前发船,否则等赶回京师,子鸭也变成老鸭了。

    自打永乐迁都以后,南京成了留都,应天府每年要发一百多艘船的时鲜送到北京,一年十二个月几乎每月都有鲜船要发,眼下二月的时鲜便是江宁县的子鸭。

    这件可是替北京宫里挑食材的大事,张守拙须得亲自去办。

    没见到张守拙,梁叛便走到刑房,一看崔书办正坐在案前一手支着额头,一手在太阳穴上揉个不停。

    他便走上前打招呼道:“崔夫子。”

    崔书办骇了一跳,一见是他,连连拍打胸口,哭丧着脸说:“小梁,我这老命险些被你吓死。”

    梁叛拱手致歉,拉开凳子在桌案对面坐下,陪着笑说道:“我是来问问,衙门有没有差,没有差我便点个卯去了。”

    其实他可不是来问差的,他想打听一下县衙调查黎震被杀一案的进展。

    崔书办向圈椅内一倒,摇头道:“不要提了,好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