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5章 公孙禄直言进谏 颟顸君一意孤行(第4/5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势不饶人,个个奋勇争先,勇敢杀敌。

    绿林将领马武冲锋陷阵,率领将士,钩住荆州牧王佳战车上挡泥的装饰板,摧毁了荆州牧王佳座车的篷帐,刺杀了在车上陪乘和保护荆州牧王佳的护卫将士。

    荆州牧王佳见状,大吃一惊,以为自己已经是死路一条,只好请求绿林勇士饶命。

    绿林豪杰,放过了荆州牧王佳,自始至终,都没有杀害荆州牧王佳的举动。

    荆州牧王佳大难不死,终于得以躲过一劫,率领残兵败将,回归州所。

    绿林豪杰趁胜继续进军,于是挥军攻陷了竟陵(湖北省天门县),转而袭击云杜、安陆(湖北省安陆县)等地,声势更加浩大。

    得胜之后,绿林豪杰大量掳掠妇女,掠夺粮食财富,退回绿林山中驻扎,与官军对垒。

    此战以后,绿林豪杰节节胜利,声势更加浩大,绿林队伍人马,快速增加到了五万余人。一座绿林山,已经难以全部驻扎了。

    见绿林军势大,荆州牧等州郡官府官军,更加无法制止,更加无法应对绿林豪杰的攻击。

    绿林豪杰的声威,传遍荆州南阳等地。

    王莽得到消息,对绿林等流民军的担忧也愈盛。而新王朝君臣依然我行我素,不肯对法律法令、改制政策等,做丝毫的改变,以缓和百姓的反抗。

    7

    那时候,新王朝的法令,多如牛毛,而又十分苛酷琐碎,人民根本就无法适应,陷入法律罗网的人,越来越多。

    而全国各地,平叛战事不断,讨伐叛乱所急需的军需钱粮,都要从庶民百姓的身上去募集。

    庶民百姓的差役、赋税负担更加沉重,加之大旱连连,灾难不断,庶民百姓无法缴纳,而官府催逼赋税更急,庶民百姓更加不满怨恨。

    贪官污吏,逼人欲死。地方官吏,更是假借种种名义,去大肆盘剥搜刮百姓,从中渔利,中饱私囊。

    下情无法上达,不满怨恨无法宣泄。新王朝全国各地,群情激奋,下层官吏与庶民百姓对新王朝君臣的怨恨不满更甚,只有不断抗争,以求活命。

    8

    大司马董忠部下有个属吏大司马士,名叫王尧,奉命到豫州去办案,在路途之上,被流民武装俘虏了。

    流民武装将领,认为大司马士王尧是新王朝三公属下官员,对王尧很是尊敬,不仅没有杀害他,反而对他十分客气,还派人把大司马士王尧,安全地护送回了县里。

    大司马士王尧十分感激,认为流民将士心存善念,并不是万恶不赦之徒,可以招抚安置,稳定民心。

    回到京师常安后,大司马士王尧如实详细向皇帝上书,报告了自己沿途所见,以及流民军内部的情况,反映了官逼民反的现实,恳求朝廷改变剿抚政策,力求安抚。

    大司马士王尧所反映的情况,与王莽以前得到的内容并不一样。

    得到大司马士王尧的上奏以后,王莽勃然大怒,当着侍臣肉墩之面,申斥王尧说道:

    “大司马士包庇盗贼,为盗贼代言,岂不是是非不分,不讲大义原则,昧尽天良,欺骗君王,诬蔑朝廷的圣明吗?

    肉墩啊,速诏三公四辅前来,商议讨贼大事。”

    侍臣肉墩急忙下去传达圣旨,招来大司马董忠、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等三公、四辅大臣。

    君臣坐下,王莽就声色俱厉、怒不可遏地责备三公、四辅大臣道:

    “诸君:

    官吏的意思就是管理。处理国家事务,宣扬德政,彰明恩泽,去管教养育人民,这是仁政的原则和基础。

    压制豪强,督察奸邪,逮捕诛杀盗贼,这是正义的节操和职责。

    而今,却根本不是这个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