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5章 公孙禄直言进谏 颟顸君一意孤行(第2/5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师的家法,毁师灭法,造成学士们思想混乱,无所适从,罪不容赦。

    明学男张邯,地理侯孙阳,推行井田制,使得普通民众,丧失了全部的土地和产业,剥夺了他们应得的利益,使天下百姓怨恨。

    羲和鲁匡,设立专卖独占的五均、六筦制度,使得手工业者和商人,都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天下共愤。

    说符侯崔发,谄媚拍马,竭尽吹牛拍马之能事,来取悦讨好陛下和朝中掌握大权的文武大臣。弄得下情不能上达,人民的怨愤,不能够消泄。

    臣建议陛下,应当立即处死这几个人,来安慰天下,纠正朝政失误,消除人民的不满和怨恨!

    如此,则反侧自消,天下太平,根本就用不着四处派兵,剿灭盗贼。”

    3

    听了公孙禄之言,王莽为之一震,自语道:

    “公孙禄所说,也有些道理。朕也深知朝廷的弊端和用人的不当,一直思考应对之策。

    但公孙禄弹劾的这几个大臣,都是朕一心依靠的改制强国的股肱重臣,朕怎么能够舍弃他们呢?

    公孙禄故意挑拨君臣之间矛盾,指责朕用人不当,岂不是彰显朕的过失吗?实属可恶!”

    想到这里,王莽有些生气了。

    “如今国难当头,朕还是隐忍为上!如果臣子们指责朕不纳忠言,与朕疏远隔离,朕不是会小不忍而乱大谋,因小失大吗?”

    王莽只有隐忍着自己心中的怒火,竭力耐住自己的愤怒,听公孙禄继续说下去。

    而那几个被公孙禄指责弹劾的大臣,一个个怒不可遏,横眉怒眼,直视着公孙禄。

    公孙禄故意装着没有看见君臣愤怒的样子,又继续向王莽进谏说道:

    “陛下:

    如今国内反叛四起,民不聊生,微臣以为,朝廷绝对不可以派军,前去攻打匈奴汗国,而是应当选择,跟他们和亲,安定北方边塞。

    微臣担心,新王朝的忧患,并不是在匈奴汗国,而是在国家内部啊!”

    王莽再也不能够忍受,公孙禄在朝廷上公开说三道四了。

    王莽的脸色大变,一片铁青,勃然大怒起来,在龙椅上颤抖个不停。

    王莽一向十分在意自己在大臣心里的美好形象,不愿在臣子眼里,落下一个拒谏的名声。

    王莽只得挥挥手,强颜欢笑,微笑着,指挥虎贲武士王松等人说道:

    “诸位爱卿:

    前左将军公孙大人,一直是帝国的元老忠臣,德高望重。虽然进谏的言辞稍稍激烈,但也是为了帝国前途着想,诸位爱卿不要生气。

    来人啊,将元老忠臣前左将军公孙大人,恭恭敬敬地搀扶下去,不要有半点闪失!”

    王莽下旨,将前左将军公孙禄驱赶了下去。

    群臣见状,更加无人说话。讨论平叛的朝会,就这样草草结束,还是没有结果。

    4

    郁郁寡欢地回到内宫,王莽的心情还是难以平静。细细思考公孙禄的耿直建议,王莽心里也有些反省,对身边侍候的大司空王邑说道:

    “大司空大人啊:

    今天朝会之上,公孙禄的建议,的确发人深省,朕不是没有触动啊!

    天下百姓,怨恨五均、六筦等改制措施久也,朕怎么不知道,能够无动于衷呢?

    如果朕继续对改制的弊端置若罔闻,不闻不问,颟顸应对,岂不是会危害社稷吗?”

    大司空王邑见王莽醒悟,急忙建议道:

    “陛下英明,善于察纳雅言,臣仰慕不已。

    臣私下以为,公孙禄的建议很有可取之处。陛下还是采纳公孙禄大人的一些意见,将招惹众怒的那些大臣免职,以平息众怒,缓解百姓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