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章 安汉公重申大义 小皇帝正式大婚(第3/8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力就会更小一些。如此改制,也就会更加稳妥恰当一些。

    如今,土地兼并情况越发严重,全国土地,几乎都集中到了皇家宗室、皇亲国戚、地方豪族大姓手中,这是最严重的大问题。

    土地兼并,赋税减少,已经严重地威胁了皇权,影响了朝廷的稳定,打击了百姓对朝廷的向心力。

    不说别的豪族大姓,就是十万皇家宗室,在全国各地占据的土地数量,就十分庞大,数量惊人。而且,很多占有的土地,是违反朝廷规矩,朝廷法令,私自占有的膏腴之地,良田沃土。

    其他皇亲国戚,地方豪族大姓占据的土地良田情况,也与此类似。

    这些豪族大姓占据的土地增多,他们门下的荫附户,自然而然也就越来越多。一增一减,朝廷的赋税、户口的损失,必然是越来越严重。

    朝廷的财政也就日益窘困,入不敷出,宫廷开支也会捉襟见肘,就非常正常了。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大司空师丹大人等三公大臣,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强力推行土地革新改制,希望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的根本原因所在。

    可叹哀帝昏聩,利令智昏,宠信驸马都尉董贤等奸佞小人,带头违反朝廷土地、奴婢法令,违背朝廷规矩,违背大宗原则,不按规矩行事,大肆赏赐权贵,最终让大司空师丹大人制定的土地革新的法令,成为了一纸空文,让土地革新的努力,最终功亏一篑,祸害后世。

    大司空师丹大人,也出师未捷身先死,被奸佞陷害贬斥,逐出朝廷。

    如果当初,大司空师丹大人的土地革新取得成功,朝廷财赋户口正常增长,何至于有今天,朝廷入不敷出、举步维艰的诸多困窘呢?

    幸好安汉公大人出山以后,应对有方,如今四海安宁,边塞也没有烽烟四起,朝廷的稳定局面,才能够勉强维持,不至于萌生变乱。

    要是天下突然遭遇一场变局,天灾人祸出现,狼烟四起,朝廷处处捉襟见肘,又寅吃卯粮,无钱无粮,朝廷将拿什么东西去应对呢?

    这就是严尤常常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浅显道理。

    如今朝廷的情况,是如此的严峻,事关帝国安危,社稷倾颓,但又不得不努力维持。

    只有如同阁下这样,具有锐意进取精神的英雄豪杰,才有这样的魄力和勇气,去推进革新改制。

    严尤料想,土地改革,牵涉权贵豪族的根本利益,其中的阻力,必然也是很大很大的。

    如果土地改制不顺,主次不分,先后不明,进展不利,就仓促地推行其他改制措施,必然会本末倒置,轻重不明,激发各种矛盾,严重影响改制的顺利进行,甚至危害国家兴盛大计。

    所以,严尤私下以为,从土地改制开始,理顺赋税收入支出的窘困,循序渐进,先稳定朝廷以后,再推进其他改制措施,似乎更加恰当一些,请安汉公大人仔细斟酌。”

    严尤侃侃而谈,建议王莽道。

    王莽听了太中大夫严尤的建议,大受启发,兴奋地赞扬严尤说道:

    “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伯石大人直言,令莽茅塞顿开。

    稳定压倒一切。莽稳定朝政,确立权威以后,一定按照伯石大人的意见,去革新弊政,解决土地兼并严重、买卖奴婢盛行的一系列问题。

    多谢伯石大人指教。莽立即下去,研究实施。”

    王莽拍板说道。

    严尤听了,心里很是高兴。

    谈完政事以后,两人又胡乱闲聊一会私事国事,相谈融洽,两人尽欢而散。

    2

    于是不久,王莽就以太皇太后陛下的名义,征召深明古礼的少府宗伯凤等人进宫侍候皇帝。

    王莽命令宗伯凤等人,专门去到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