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章 安汉公重申大义 小皇帝正式大婚(第2/8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然而,严尤私下以为,大汉朝廷沉疴积弊日久,已经病入膏肓,气息奄奄,革新弊政,千万不可操之过急,滥施狼虎之剂。

    大人完不可滥下屠刀,四面树敌,而应各个击破,分化瓦解旧的势力。

    滥下屠刀,就会更加结怨,徒自增加更多的对手和敌人,不利于安定团结,同心协力地改制和分化瓦解对手,化解改制阻力。

    必须循序渐进,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平衡各方利益,说服团结大多数人,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

    尤其是改制当中,涉及损伤某些阶层利益之时,更应该慎之又慎。既要安抚,也要说服,不要一味地使用强制力量,使用蛮力,去压服他们。

    给他们分析利弊成败,是非曲直,让他们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改制,乃是上上之策。

    严尤发现,近些日子以来,安汉公大人有些太过心急,有些不够冷静。

    常言道,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就像治疗一个重病危险的患者,如果一下子用上狼虎之药,不仅对医治疾病不利,反而可能送掉性命。”

    严尤继续态度诚恳地对王莽说道。

    “伯石大人,你真是吾之知音。天下积弊愈盛,吾心急如焚,的确有些操之过急。

    然而,天下官吏百姓,因循守旧,沉浸于安乐享受的日子久也,经不起一点大的变故和改革。

    每每吾推出一些利国利民的措施,都会遭遇强力的抵制阻力,让吾苦恼万分。

    哎,人的青春有限,吾的大志难成!吾的心里怎么会不着急焦虑呢?”

    王莽有些无可奈何地叹息道。

    “坚守自己的利益,安于享乐的生活,抱残守缺,墨守成规是人之通病。

    只要慢慢改变,积少成多,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收获,大人大可不用忧心忡忡。

    严尤以为,如今,安汉公大人的威望日隆,大可不必将主要心思,放在树立自己的威望上,而应该实实在在,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

    比如确立礼制尊严,法令的公正执行,确立改制的大政方针等等,为今后的革新改制,清除沉疴,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

    阿谀逢迎、歌功颂德之风盛行,并不是一件好事,只会让掌权者迷惑沉醉。

    这些声音,虽然悦耳动听,但只会让掌权者妄自尊大,唯我独尊,自以为是天下智者、能者,无所不能,伟大光荣正确,英明盖世。

    从此以后,当政者不知道自己的缺失,听不到百姓真实的声音,这是最为可怕的。

    严尤希望大人察纳雅言,有容人之量,多多听取一些反对逆耳之言,对朝政一定更有裨益。”

    严尤恳切地向王莽建议道。

    “多谢伯石大人提醒,莽一定虚心接受。

    有时,莽的确有些着急,不够冷静,莽一定改掉这些坏毛病。

    请问伯石大人,你认为当前的为政之道,什么是最为重要迫切的呢?”王莽虚心地请教严尤道。

    “安汉公大人礼贤下士,虚心纳谏,察纳雅言的美德,严尤十分钦佩。

    严尤以为,既然大人的威望日隆,德高望重,足以领导天下,大人就应该把握机会,开始重申治国的大义原则,与时俱进,革新吏治,兴利除弊。

    世异则事异。不要墨守成规,固守利益格局,一心慕古,而应该有所创新,稳步推进,不要急于求成。

    重点来说,确立了皇权的威严,确立了皇后之位,解决了皇帝继承人问题,稳定朝廷大局以后,就要从土地,赋税改革开始,休养生息,循序渐进,调动官吏百姓的积极性,解决朝廷的入不敷出等急迫问题,让朝政走上正轨。

    如果土地改革、赋税改革的进展顺利,大人再推行其他改制措施,则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