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章 碌碌无为刘欣弃世 飞龙在天王莽再起(第4/8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人能够阻止。

    5

    作为一国之君,刘欣一生,最终无所作为不说,还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同性恋患者,上演了‘断袖之癖’等等令人作呕的丑闻,饱受天下黎民百姓的指责和诟病。

    刘欣(哀帝)几乎天天与宠爱的董贤等,鬼混在一起,甚至与董贤夫妻同床共寝。

    如果说,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刘欣(哀帝),宠爱**董贤,还只是刘欣作为一个皇帝的私生活的话,文武百官及百姓们,大可睁只眼闭只眼。

    但作为最高领袖的皇帝,刘欣却公开废弃破坏大汉朝廷制定的律令规矩。他任意地赏赐董贤等宠臣大批的田地,带头违反限田令等朝廷的各种法令法规。

    作为皇帝的他,不仅使大汉朝廷的政令法律,成为了一纸空文,而且他的轻率无知的举动,严重损害毁灭了朝廷的信用和权威。

    令全国臣民最为愤愤不平的是,刘欣(哀帝)任人唯亲,把朝廷的官职,任意地授予自己亲信的佞人亲人。

    **董贤,除英俊,漂亮,贪婪,善媚以外,其实并无真正本事。

    可是,他年纪轻轻,却位居大司马,大将军等三公之职,令天下贤人,对这些窃国大盗们,无不深恶痛绝。

    吹嘘拍马,阿谀奉迎,就成为了大汉朝廷上下,最为壮观的一景。

    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为民,为国做事谋利的人,反而大受奸佞之徒的打击,得不到正常合理的升迁,享受应有的利益。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地为民谋利,为大汉朝廷办事呢?

    刘欣(哀帝)在位末年时,体弱多病,更加慌于政事管理,就连先皇汉武帝的陵寝,也被天火烧毁。加上天灾频频,民众苦不堪言,人民怨声载道。

    上天的警告,民众的怨怒,刘欣(哀帝)却熟视无睹,置若罔闻。

    6

    到了最后,刘欣(哀帝)终因贪色纵情,身子掏空而死,年仅二十三岁。

    天下百姓私下里纷纷传言,刘欣(哀帝)和汉成帝刘骜类似,都是死于服用春哥过量。

    当刘欣(哀帝)于元寿二年(公元前一年)驾崩之时,大汉朝廷已经是日暮西山,摇摇欲坠。

    中央皇室的权力,也更加衰退。朝廷大权,又再次滑落到了以太皇太后、王莽为首的外戚王姓家族之手。

    就这样,大汉帝国的仁人志士,只有眼睁睁地看着,由于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两代昏君的胡作非为,王家、冯家与傅家、丁家等外戚豪强的明争暗斗,争权夺利,而让大汉帝国的战车,加快速度,向坠落的悬崖边飞奔而去。

    7

    太皇太后王政君,得到刘欣驾崩的消息以后,亦惊亦喜,暗中积极准备。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二十六日,刘欣驾崩的当天,太皇太后王政君,率领自己的亲信侍从胡逊、胡宝宝等一大帮子人,迅速驾临皇帝居住的未央宫。

    太皇太后王政君亲自动手,收走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接管了皇帝的权力。

    收走皇帝玉玺和绶带的太皇太后王政君,脸色阴沉,心里忧郁不安,没有显露出一点喜气。

    太皇太后王政君,抑制住自己的悲伤,做好恰当的安抚布置以后,迅速地回到了长乐宫里。

    接着,太皇太后紧急颁布懿旨,召见大司马董贤,前来长乐宫,协商皇帝后事的处理问题。

    二十三岁的大司马董贤,接到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召见旨意以后,内心顿时恐惧不安起来。

    大司马董贤,立即忐忑不安地前往长乐宫,去拜见太皇太后,接受太皇太后的懿旨。

    太皇太后一眼看见,在东厢里惴惴不安,等待接见的大司马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