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章 碌碌无为刘欣弃世 飞龙在天王莽再起(第2/8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或者是造福于一方百姓,而留下了美好的名声。

    而仅仅是因为,刘欣是古代帝王中,一个臭名昭著的“同性恋”患者。

    刘欣作为一个拥有了至高无上权力的大汉皇帝,本来应该是有无数的官吏百姓,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或者屈服于皇权的淫威,为他大肆歌功颂德的。

    假如他能够有幸降生在当今的文明世界里,他当然也不会如此落寞,受人唾弃。

    除了刘欣因为他自己手中拥有的无上皇帝权力,而可能受到人们的热捧,歌颂,膜拜以外,甚至他还会被那些追名逐利的阿谀奉迎之徒,称为圣帝,肯定还会拥有万千痴迷的粉丝,因为他天生具备了一种,超越一切明星的特殊潜力,那就是皇权!

    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同性恋君王刘欣,其实当初运气特好。

    因为门第和机缘,刘欣天生拥有了掌控最高国家权利的优势,有希望得到臣民的青睐和首肯。

    他甚至有可能,被誉为开拓进取的领军级先锋人物,或者是大师般的重量级人物。

    遗憾的是,刘欣生不逢时,又坐错了自己的位置,不幸成为了大汉王朝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却无所作为的昏庸帝王。

    历史就这样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注定了作为君王的刘欣,只能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一个让无数无辜的庶民,为他的荒唐与昏庸,而殉葬牺牲的所谓圣君。

    4

    那时,刘欣即位后的那些荒唐可笑的施政措施,在大汉王朝全国官吏庶民的心中,当然也包括刘钦、刘良兄弟俩的心里,就成为了一件十分让人难以接受,内心极度排斥的东西。

    刘欣(哀帝)少年之时,原本不好声色,还算一个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的有志青年。

    刘欣刚即位时,也曾经立志,做个像武帝、宣帝那样,有一番作为,造福百姓的有道明君。

    哪曾想,刘欣刚即位不久,外戚傅姓家族(刘欣祖母族)、丁姓家族(刘欣母族),就与老外戚王姓家族(太皇太后王政君家族,即王莽家族)发生了激烈的权力纷争。

    面对权力纷争,刘欣不知所措,彷徨不安,只知道依靠自己的外戚,来帮助他稳定和治理江山社稷。

    在整肃王氏家族势力的斗争中,刘欣(哀帝)逐渐将自己总结的一些经验教训,奉为行动的纲领。

    刘欣认识到自己身为皇帝,决不能像先帝汉成帝那样,让皇权大权旁落,必须政由己出,才能使自己不至于落到任人摆布的地步。

    所以,即位之初,刘欣(哀帝)就贬斥了权高位重的大司马王莽,而任命自己的老师琅邪郡东武(今山东诸城)县人师丹,代王莽为大司马,辅佐朝政。

    大司马师丹一上任,就立即顺应形势,革新弊政,向皇帝提出了限田、限奴的惠民、利民的革新措施,以利于朝廷赋税收入的增加,缓解社会危机。

    大司马师丹,希望大汉朝廷,能够借助这些改革措施,缓和社会矛盾,拢系天下民心,使大汉王朝,逐渐摆脱衰落倾颓的厄运。

    为了平衡各方利益,革新久已形成的弊病,经过群臣的讨论以后,大司马师丹就与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等目光深远的大臣一道,制定出了具体的改革政策,即限制土地、奴婢数量的种种规定。

    法令规定,诸侯王、列侯、公主、吏民,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诸侯王的奴婢,则以二百人为限;列侯、公主以一百人,普通吏民以三十人为限;商人不得占有土地,不许做官;超过以上限量的,田畜奴婢,一侓没收入官,由朝廷进行重新分配。

    这个方案,既照顾到了天下无地或少地百姓的利益,也给了官僚豪族大姓以极大的优待。

    但大司马师丹主张实施的这项改革措施,最终却还是遭到了那些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