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皇太后一言定鼎 定陶王好事终成(第2/4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公大臣等,商议与立储有关的其他后续问题。

    朝会开始,群臣入班以后,刘骜就率先发言道:

    “诸位爱卿,按照朝廷礼制、宗法原则,太子(刘欣)既然已经入继大宗,成为大汉帝国的储君,就不应该再顾念他原来藩国的骨肉亲人,不应该以自己藩国的亲人为自己现在的亲人了。”

    大臣们一直赞同道:

    “陛下英明,宗法大义原则如此,不可废弃。臣等请求,为定陶恭王(刘康)立嗣,承继定陶恭王一脉的香火。”

    于是,在绥和元年的十一月,刘骜晋封楚孝王的孙子刘景,为定陶王,以承继刘欣的生父定陶恭王刘康的一脉,使定陶恭王刘康一族的香火,得以延续。

    6

    接到成帝刘骜为定陶恭王(刘欣亲父刘康)立嗣的旨意以后,刘欣就急忙与自己的傅、相等左右亲信,紧急商议此事的应对。

    “诸位大人,皇恩浩荡,陛下下旨,晋封新的定陶王,承继定陶恭王一脉,吾心里十分感激,

    吾准备上书皇帝,代定陶王(刘景)叩谢皇帝鸿恩。诸君以为妥当吗?”

    少傅阎崇十分了解成帝刘骜的心思,一听刘欣此言,顿感不妥,急忙提出反对意见说道:

    “太子殿下:

    臣以为,既然殿下您,已经入籍大宗,被朝廷立为了太子,就成为了皇帝的嫡子和继承人。

    依照朝廷的宗法礼制原则,太子殿下就不能再顾念自己原来定陶藩国的骨肉亲人了,以免因违背朝廷宗法礼制原则,触怒陛下,给自己带来麻烦。

    臣的看法是,太子殿下既然如今已经是大宗嗣子,皇帝的继承人,与藩室定陶王就已经没有了任何关系。太子殿下不应当上书朝廷,叩谢皇帝陛下对定陶恭王的恩宠。”

    太傅赵玄,却不以为然,反对少傅阎崇的意见说道:

    “太子殿下:

    少傅此言不妥。臣以为,作为一个臣子,不忘恩、不忘本,是修身立业,为人做事的根本准则,阎少傅的意见不可以采纳!

    臣以为,殿下应当上书朝廷,叩谢皇帝陛下对定陶恭王的恩宠,以免天下官吏百姓,认为殿下攀上高枝,违背孝道原则,忘恩负义,不讲亲情。”

    刘欣一向信任太傅赵玄,非常赞赏太傅赵玄的智慧。听了太傅赵玄的建议以后,刘欣不假思索,立即赞同道:

    “太傅大人言之有理。

    吾虽然已经是大宗嗣子,皇家继承人,但不能够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被人骂成忘恩负义。

    吾打算接受太傅大人的建议,立即上书陛下,感谢皇帝陛下对定陶恭王的恩宠。”

    7

    刘欣拒绝接受少傅阎崇的意见,感激涕零地上书刘骜,感谢皇帝对定陶王家族的恩宠。

    接到刘欣谢恩的奏章以后,成帝刘骜果然很不高兴,对着小侍臣肉墩等发怒道:

    “这个小子,不明大义,居然还没有忘记自己原来的身份,空负了朕的一番心意。

    太子既然已经入继了大宗,成为了朕的嗣子,怎么能够依然不忘记自己出生的定陶王家族呢?

    这个小子的言行举止,令朕十分担心忧虑,朕恐怕最终会所托非人,误了江山社稷啊!

    来人啊,速诏太子进宫!”

    刘骜十分愤怒担心,就下诏召见刘欣。刘欣得到刘骜旨意,不明所以,急忙进宫,觐见刘骜。

    刘骜心里愤懑不解,怒形于色,怒气冲冲地大声质问刘欣说道:

    “太子啊,如今你已经入继大宗,成为了朕的嗣子,与定陶王家族,就已经没有了丝毫关系。你因何原因,叩谢皇恩啊?”

    刘欣一向口齿伶俐,听了刘骜责备的话语,一时语塞,哑口无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