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自立为吴王(第1/2页)  大明:重八开局一只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战事的胜利取决于最后一分钟,造成陈军溃败的是陈友谅的战死。

    虽然胜利了,可是他也是极其危险的,始终也没有弄清到底是谁射死了陈友谅。

    第二天,金鹏焚香拜天,慰劳将士,宣誓将来要天下一家。后来,金鹏又对刘基说:

    “我真不该到安丰去,假如陈友谅趁我远出,应天空虚,顺流而下,我进无所据,退无所依,大事去矣。

    幸而他不敢直攻应天,反而去围南昌,在南昌守了个月,给了我充分的时间,这一仗虽然打胜了,但是也真算是够侥幸的啦!”

    运气真的是特别地眷顾金鹏:他怕察罕帖木儿的兵威,正接洽投降事宜。

    察罕帖木儿被刺杀了;扩廓帖木儿准备南征,又和孛罗帖木儿抢地盘,打得难解难分;

    陈友谅第一次约张士诚夹攻,张士诚迟疑误了事;

    第二次张士诚围安丰,陈友谅不取应天而围南昌,又被箭给射死了。

    金鹏这样想着,越想越有理,再发展下去,就想成“天命有归了”。

    从此,他一心一意地秉承上天的付托,作长远而宏大的计划。

    计划的第一步就是称王,称王是不成问题的,小明王在他的控制之下,写一道圣旨派人送去盖印就成。

    于是,朱元璋自立为吴王,设置百官。

    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立长子朱标为世子,并且发布了号令。

    军队的服装原先的只是用红布作为记号,穿得五颜六色,现在也统一了。

    规定将士战袄战裙和战旗都要用红色的,头戴阔檐红皮壮帽,插猛烈二字小旗。

    攻城系拖地棉裙,取其虚胖,箭不易射进去。箭镞开头是铜做的,现在疆土广了,也有了铁矿,于是便改用铁的了。

    并且大批量地制造铁甲、火药、火铳、石炮,武器也是越发犀利耐用了。

    随后,金鹏亲自率领水陆大军攻打武昌,立湖广行中书省。

    到了年底,陈友谅的疆土——汉水以南,赣州以西,韶州以北,辰州以东——都成为了朱元璋的版图。

    惊天地、泣鬼神的鄱阳湖大战,在元末的战争史上,也是最为激烈悲壮的一战。

    双方实力强弱差异巨大,战争的结局却是逆向发展,堪称战争史上的典范。

    金鹏在消灭陈友谅后,曾对全国的几股军事势力作了详细的分析:

    河北的元军有兵而无纪律;河南的元军有兵却没有战斗力;

    关中的李思齐、张良弼的军队因道路不通,导致粮饷供应不足;

    只有江南张士诚的军队能和我们抗衡。因此,金鹏就把攻击的目标锁定在了张士诚的军队上。

    但是,要一举消灭张士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朱元璋还是采取了谨慎的战略。

    张士诚早年以贩卖私盐为业,后来发了点小财,并结交了当地的豪绅买通官府,从而使得“生意”越做越大。

    后来他不甘心来自多方的敲诈,杀死了歹徒,从而闯下了大祸。

    张士诚遭到了官府的通缉,当他走投无路时,便与其患难乡亲李伯昇等人结盟,树起了造反的大旗。

    接连攻陷了泰州、兴化、高邮等长江下游的一些地区。

    张士诚为人讲义气,轻财而好施与,因而受人拥戴。

    元末时期,张士诚率盐徒起义,于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

    年,张士诚建都平江。此时,在张士诚控制的地区中有太湖流域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是十分丰富的。

    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最有可能成为成功人士物资保障的重要基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