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五(第1/3页)  大辽青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顺着吴立身手指的方向,达鲁不花抬头看时,果见前头有一座酒肆,后面就是法海寺塔楼,一边挨着农贸市场,一边靠着滨城驿馆,看样子新造不久,雕甍插天飞檐突兀煞是壮观,泥金黑匾上端正写着“醉仙楼”三字,下一样报国无门,满腔热血想拯救黎民百姓于这水深火热之中,一时冲动挥刀自宫,酿下大错,悔之晚矣。”

    说罢,黄钦举箸击盂亢声唱道:

    “长安意消豪气空,

    可怜愁对渤海东。

    当年徒留书生恨,

    此日不再车笠逢。

    推枕剑眉怅晓月,

    扶栏吴钩冷寒冰。

    惟有耿耿对永夜,

    犹知难揾泪点红!”

    黄钦吟罢鼓掌大笑,却不自禁滚出两行泪来。杜荀鹤已是痴了。黄钦当年挥剑自宫一心想报效大唐的事迹他听田頵说了。对这位黄公公心中既是佩服,又有些怜悯。

    杜荀鹤自己出身寒微,也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年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一次落第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的生活。杜荀鹤诗中说的洒脱,实际日子过得十分窘迫。好在田頵很重视他,用为从事,生活这才安定下来。

    去年,田頵扬州受辱后,欲起兵叛杨行密,这次派他到滨城替田頵联络黄浩,想要取得背嵬军的支持,拿下江淮取而代之。杜荀鹤本来不喜欢这趟差事,不料来了滨城后,却发现这里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街市商贸发达,宛若初唐盛世。没想到黄巢的儿子居然有这样的能力,两相比较之下,便有了投靠之心。

    在原时空,杜荀鹤这位唐末的大诗人的确没什么节操。他在田頵处效力时,却在大梁费尽心机投靠了朱温,得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可惜“遘重疾,旬日而卒。”,当了几天的官,就死在了大梁。当时人以与之交往为耻,“杜荀鹤谄事朱温,人品更属可鄙。”由于他晚节投靠朱温,壮志清名,中道而废,为时论所惋惜。

    杜荀鹤酒量很窄,刚才与那群商人又不投缘,这时候,他与黄钦惺惺相惜,聊起天下时势来顿时意气风发,总算是能够一吐胸中块垒,宣泄心中的抱负。一时间酒到杯干,不多时已酩酊大醉。

    黄钦却是一肚皮的官司,无奈主公有命,要他招待好这位客人。此刻,黄钦还要装出笑脸奉迎这个倒霉书生。

    好在杜荀鹤还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对黄钦说明了田頵希望得到背嵬军支持的事。办完公事,杜荀鹤又把这些日子在驿馆写的颂扬诗托黄钦转投给黄浩,表达了想见黄浩一面的想法。

    黄钦扫了几眼,点点头收入怀中,说道:“彦之兄,此事无需挂怀,我一定亲手转交给主公。请先生在驿馆静候佳音。”

    “如此,就拜托了!”杜荀鹤醉眼迷离地笑道:“黄总管,今日半场好筵,这黄汤可是吃多了,勿怪勿怪!就此别过吧。”说罢,踉踉跄跄扯了前来搀扶的驿丞下了酒楼,倒也有些魏晋名士之风。

    黄钦目送他离去,忍不住摇摇头,想不明白黄浩打算怎样用此人?总之,主公这样做总有他的道理。想不明白就不想。抬头看天色时,已近申牌,正准备下楼。却见隔壁出来两人,为首一彪形大汉笑嘻嘻的上前施礼:“总管大人,小的鲁达给您见礼了!”

    黄钦一见此人惫赖样子,不由噗嗤一声,笑骂道:“鲁达,你这猢狲,手上有了几个钱,现在也学着烧包了!跑到这里来显摆,你也不怕你家恶婆姨拿棍子揍你!晚上让你睡柴房……”

    “哪能呐?桂花对俺挺好的。总管大人,俺可不傻。今天请客,花的都是私房钱,桂花不知道。”达鲁不花挠挠头,笑着说道。

    “哈哈哈……”黄钦大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