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2章 如果当初给算命的600块(第1/4页)  开元情诗与剑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成:“……”

    老天到底是怎么了,怎么感觉一直都在戏弄我……

    我觉得写得不大好的诗,在窦明看来是难得一见的佳作,在后人看来也称得上是“唐诗”中的名篇……

    不知道下一个又会是谁这么幸运,能被陈某人斩落马下呢?

    “下一站,我们去找谁的茬啊?”七少唯陈成马首是瞻,在他们看来,陈成这次就是一路找仇家复仇来的。

    作为唯一一个取走榕树主人腰带的“少年天才”,陈成的履历上算是写下光辉的一笔了。

    陈成一行人在阳朔停留了一夜,次离开了那棵颇有几分传奇色彩、挂满腰带的大榕树,踏向了下一站。

    ……

    哪怕从开元年间延续下去,只可惜这所千年古寺还是毁于抗战时的战火纷飞中。等到陈成的时代,中间断了那么多年的传承,“大师们”的学历倒都是“研究生起步”了,可佛法么,似乎就没有旧时那般精深了,心思也没古时候单纯了。

    完全不是一回事……

    陈成心道:我是来过,可不是这个时候来的啊!

    故而陈成先前写“遥天征雁断,野寺午钟沉”,大家还真当这小子对本地风土人了如指掌呢……

    这寺里的“鉴山楼“,寺内僧人每敲钟礼佛,钟声悠远,有称“鉴寺僧钟“之景,是阳朔的旧八大景之一。

    在从海南岛返回扬州大明寺之前,鉴真大师在桂林休整足足一年,期间也常来到鉴山寺讲学授戒。

    在几年之后,鉴真大师第五次东渡本未果,直接漂流到海南岛去了。

    话说回来,于唐开元初年营建的“鉴山寺”,的确是阳朔乃至桂林最早的古寺之一,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

    相信自己,能在大唐开创出一片光明的未来!

    也不会直到,这“不要碧莲”的“碧莲峰里住人家”的确是一首好诗。

    穿越到大唐也好的啊,还在现代社会的话,我可不会有今时今的名气……

    陈成很快甩走了这些想法。

    唔唔唔!

    可是现在想想,人家的“印堂发黑”、“血光之灾”、“命不久矣”全说对了,如果当初没吝啬那600块,那是不是……

    路!

    分明就是导游小妞和景点串通起来的嘛!

    如此糟心的遭遇,自然没给陈某人留下啥好印象。

    不出意外,什么“印堂发黑”、“血光之灾”、“命不久矣”全都出来了,要想“解厄运”,十块就不行了,600起步吧……

    上有常人能读出来看不懂的经书,最后排队拜见师傅,双手合十口说“阿弥陀佛”后让师傅解签。

    实际上呢?抽签后需要在边上掏十元换一张纸条——没有人会为10元去拒绝吧?

    此番言语自然直戳心肺,听得陈成这一茬游客血沸腾,就差一点就喊“这真是一家好寺院,太慈悲太善良了!”

    在被导游小姐姐领到寺中“抽签解厄”的地方后,就听人家一本正经说:“抽到签后可以拿到师傅那里解签,免费的,不收一分钱,就算有人给师傅掏钱送礼物也是对师傅的不尊和侮辱。”

    不仅想到了五律派那帮人借他不懂佛理的软肋一通猛打,也想到了当初游览碧莲峰的时候就受到了这里面大师们的创收。

    陈成一听“有佛寺”,不又是一阵头疼。

    窦明寻思着在这里收购或者营建一所别院,也方便他们来度假礼佛。

    四大诗师个个都是既喜欢诗,又深好佛法的人,所以王维老师到桂林的时候,才同这四个青年弹得那般投机。

    “不仅有人家,还有佛寺呢!”窦明道。

    谁知道人家真在里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