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九零章 翻译运动(第3/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手,也挪不开。真要用的话,也得个三五年之后,我倒是培养了一批可以接手这些实学书翻译的,但现在都还没学成呢。”

    “陛下给时限了?”

    齐国公摇摇头,笑道:“没给。但陛下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只说什么欲求超胜,必先汇通,欲求汇通,必先翻译。陛下听我说了西洋开战的状况,也是急躁了。”

    “花了几万两银子买了书回来,陛下也知道西洋人在机械、军阵上的优势,心里自然是着急的。”

    “可这和军改终究不同。军改嘛,有太宗皇帝留下的底子,军官们培养起来容易;但这翻译,靠太宗皇帝留的底子,那就不够了。”

    “陛下又刻意嘱托,翻译时,一定要严格审查。务求不使西洋宗教蛊惑人心之语流传,朝中为官的那些传教士靠不住,朝中懂西洋语的也多半是曾经的教徒。我是思来想去,只能从你这找人了。”

    “可你既说有轻重缓急,我也不太懂何谓轻重。这样吧,你那边翻译出几本,便送过来,我也好交差。”

    “主要是陛下叫我去选人,又不能用信教的,我去哪找那么多懂拉丁语的?”

    说完了在人才上的缺陷,齐国公又说起来之前就深刻领教过的一件事。

    翻译的信雅达。

    当初找到刘钰,就是让刘钰帮着翻译一下给罗刹国的国书,当时听刘钰讲了大半天的俄国史和拜占庭简史,这才算是弄清楚翻译的好坏。

    现在要翻译的,去掉宗教类书籍,有史书、有实学、有技术,这翻译起来就更难了。

    翻译技术类书籍,得有相关经验;翻译史书,得懂西方的历史;翻译实学,得有数学基础。

    这还可以归结为“人才”问题,可翻译的标准,才是真正头疼的地方。

    “譬如你说的‘代数学’,那传教士却翻译成‘阿尔热巴拉’;你说的‘爱尔兰’,传教士却翻译成‘洗百尼亚’;你说的‘西班牙’,却翻译成‘以西百尼亚’……”

    “如今,跟着你学的人,知道爱尔兰,却不知洗百尼亚;跟着传教士学的人,知道阿尔热巴拉,却不知道代数学。”

    “同样一本书,若翻译的人不同,则几乎要成两本书,这如何翻译?”

    “我若不是亲去了一趟欧罗巴,陛下纵然要我主持翻译,我也就是应付了事,找些人随便翻翻就好,我管是阿尔热巴拉还是代数学?”

    “可如今既是亲去了,也应知道尺寸之长。既如此,这翻译就不是小事,万万要翻译好。”

    “否则,当误国之大责啊。”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