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54年佩里第二次黑船来访(第1/6页)  扶桑镜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54年2月13日(和历正月十六日)米国东天竺舰队提督佩里带着七艘黑船突然闯入了江户湾。

    这不是佩里第一次出访扶桑,就在7个月前,1853年7月8日(和历嘉永六年六月三日)—7月17日,提督佩里带着两艘蒸汽风帆混合动力战舰和两艘帆船战舰就来过江户湾,当时递交了米国大统领的国书,并要求幕府开港通商。

    但扶桑的幕府当时采取了拖延的战术,认为“兹事体大、牵涉甚多”,需要仔细考虑才能给予答复,当时佩里提督同意延后谈判,之后他带着四艘黑船小笠原群岛前往中华松江。

    在那里,他遇到了率领四艘帆船战舰的鲁西亚特使普嘉廷,普嘉廷向佩里建议“彼此合作共同压迫扶桑令其开港”,但佩里对突然冒出来一个竞争对手大为光火,加上瞧不上鲁西亚舰队的实力,因此并没有同意普嘉廷联手的建议。

    此时正是中华长发之乱时期,佩里在扶桑未达到开国通商的使命就紧急返回松江就是为了护侨。

    1844年中华与米国签订了《望厦约定》,此约定又名《五口通商章程》,允许米人可以在中华南部的五处港口通商,因此佩里的舰队在五地之间不断巡视。

    老奸巨猾的鲁西亚特使普嘉廷趁佩里不在松江时突然拔锚出海,等佩里知道后他也毅然赶往扶桑——普嘉廷是鲁西亚派往扶桑的使节,除了扶桑他能跑哪去?

    就这样,1854年2月13日(和历正月十六日)佩里带着七艘战舰硬闯江户湾——这次他并没有像上次一开始把船停在江户湾口的浦贺港外海,而是直接撞入了江户湾,停锚地是小柴冲附近。

    江户的幕府重臣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惊骇,然后就开始破口大骂——原来,上次双方约定的交涉地点是长崎,而且时间点也不是此时,有资料说是一年,也就是西洋历7月(和历六月)。

    佩里是有意如此,即使鲁西亚特使普嘉廷没有偷跑,他也会直接闯入江户湾,根本不会去长崎——佩里在第一次来访时就曾经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场,战舰离江户越近,扶桑官~员就越紧张”。

    但是这么早来确实是因为普嘉廷——按佩里的原订计划,第二次来访应该是5月或6月,反正一定要提前来,以给幕府造成震撼。

    当然幕府这些多重臣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也没有完全相信米人提督佩里的话,提前准备了软硬两手:

    硬的一手就是积极准备防御:

    不但提前调集了兵马守护江户湾——没完全到位,而且在黑船第一次来访后不久(1853年10月和历嘉永六年九月)就开始在江户外海修建御台场——还在建,并从各诸侯收集大筒——幕府自己也在加紧铸炮。

    软的一手是提前建立了谈判小组,林大学头,井户对马守、鹈殿民部少辅、松崎满太郎等四人被预定为谈判代表。

    其中林大学头名韑字弸中,不但是幕府将军的心腹,而且也是首屈一指的“交涉专家”,在1853年主编完成了《通航一览》——这本书共350卷,记载了自1566年至1825年年间的扶桑与外国交涉事务。

    井户对马守是江户町奉行井户觉弘,鹈殿民部少辅是御目付鹈殿长锐,松崎满太郎是幕府的儒官,精通文字和典故。

    而且幕府不但建立了谈判小组,而且在搜集京都小朝廷、诸侯、幕臣和名士后得出了如何回复米人的结论,这个结论十分扯谈,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随机应变”,当然要求还是有的,从高到低的目标是“继续拖延、保持锁国不变”、‘’开港不通商“、”开港有限通商“、”开炮反击“——至于”开港通商“,这个谁也不敢提,自然就不会出现在选项里。

    其实去年米人黑船第一次来访时,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