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节运筹 五(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运筹(五)

    在那一刹那,王云龙有眩晕的感觉。身为帝国边疆重臣,自然明白太子话中隐含的意思:西北都护府收入不如支出,未能发展壮大,甚至连生存下去都存在问题;那么,对都护府的整顿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刹那间,万种滋味涌上心头,有惭愧,有不甘,有懊悔,还有期待,还有几丝对熊廷陛和袁崇焕的不满。

    却听太子继续说道:“将军当年在京师教导孤武艺,雄姿英发,不想一别几年,将军竟然早生华发。孤在京师知道边疆辛苦,却不知道辛苦到如此地步。将士为国守边御辱,辛劳如斯,而朝廷未能善待之,孤惭愧不已。”

    “老臣惭愧!”王云龙伏地哭泣,厅中随侍之众将校也都一起跪拜。太子殿下的话,众人听得明白。虽然这口头的慰劳未必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不过,太子毕竟是太子,尊贵的身份,让轻轻的一句“惭愧”有了莫名的威力,让在场的边将们莫名的感动;有了这句话,这些年在边疆受的苦遭的罪,仿佛都值了。

    王云龙却有另一番心思,他好歹在太子身边呆过,于太子的性情多少有些了解,知晓太子“惭愧”之后必有后话。从先前之语来看,太子有动一动西北都护府的意思,不知道会动到什么程度?是更换一批将领?还是改变都护府的方针?是让人取自己而代之?还是将西北都护府连根拔起?王云龙绝对不怀疑太子的魄力,如果太子真的废除了西北都护府,就算万历天子心中不同意,也不会干涉的;因为现今天子正千方百计树立太子的权威,绝对不会做损害太子声望之事;相反还会重惩西北都护府的官吏,以维护太子。当然,私下里天子还是会将自己的意见清楚的传达给太子的。这是万历的风格,王云龙同样很清楚!忐忑不安中,王云龙犹豫再三,终于破釜沉舟:

    “天子以臣将大军临敌国,委臣以边事,托以重任,知遇之恩臣肝脑涂地不能报答万一。然臣资质愚笨,署事多年,未能开疆辟土,未能使帝国光耀四海。此臣之罪过也。臣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臣请骸骨,请辞去都护府一职,请朝廷择贤代之,以免误边疆之事。”

    一言既出,满室皆惊,霎时寂静了下来。部属们大是意外,不少人的目光霎那间就射到了熊廷弼袁崇焕身上。就连熊廷弼和袁崇焕也都措手不及,不错,他二人对王云龙是不太“满意”的,也曾建议太子,希望太子出面改变如今西北都护府的方针政策。如此,于公于私,于人于己,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是,万万没有料到,王云龙会在这样的场合主动提出辞职!这是王云龙真心打算,还是以退为进?熊袁两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不过,无论那一种,都对两人极为不利。昨夜两人觐见太子,虽然所为都是公事,不愧天地,可在有心人眼中却未必如此;如今王云龙公开辞职,更加让人怀疑是熊袁两人的“主意”。以属员的身份,逼迫上司辞职,乃是官场大忌,传扬开去,会令两人无法在官场立足。明白了这一层关系,袁崇焕急道:

    “殿下,都护大人忠勤王事,夙兴夜叹,未曾一日懈怠。且都护大人晓畅军事,数年来征伐俄罗斯,无有败绩,诚当世之良将。臣以为边关不宜随意更换大将,王将军德高望重,足以胜任都护一职。唯殿下裁之。”袁崇焕表明了挽留王云龙的态度。

    熊廷弼暗自摇头,心知袁崇焕还想一不做二不休,故而明面上挽留王云龙,实际上却暗自提醒太子“最终之决定权还在殿下手中”;却不知自己二人已经与王云龙以及众将官有了猜疑,猜疑既生,即便现今二人做出极力挽留王云龙的姿态,也无法就弥补缝隙。即便最后取王云龙而代之,没有都护府众将的支持,也将寸步难行。看来是应该离开西北都护府的时候了,也许到别的地方,更能发挥自己的才干?离开之前挽留挽留王云龙,种下一点善因,将来也好见面是不是?乃上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