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节太子 三(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太子(三)

    太子将巡视西北都护府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天狼城,王云龙心下就有些忐忑。原来自从万历南巡之后,于天下吏治颇为用心,廉政司﹑御史台﹑锦衣卫携手合作,严厉惩治,打击不法官吏,帝国本土吏治大有好转。西北等数个都护府,虽然体制与本土相异,法稍宽,但近来也有加强监察的趋势;去年严惩新州都护府贪墨案就是明例。这一次。朝廷公文说派遣刺史巡视边疆,明白说是监察吏治;先前王云龙自认治下无可查的案子,并不放在心上;如今,得了袁崇焕的快报,知道太子亲临,事体重大,又不知太子巡视之用意和目的,自然疑惑。思量片刻,即便召集都护府大官吏,商议此事。

    “虽是太子巡视,但我都护府并无违法乱纪之事,也无须担忧。”一名属吏说道。

    王云龙摇摇头,事情岂会如此简单,“我都护府距离京师太过遥远,消息十分不灵通;怕就怕有人进谗言,众口难调。”

    “太子去年出京,由苏武城一路西来,巡检诸都护府和将军辖地;想来不会专为我西北都护府而来。”又一人说道,“只是,太子殿下已经巡检的各将军辖地和都护府,都未有一丝半毫的消息传递过来,让我们无法事前准备。”

    王云龙所忧虑的正是这一点,“话虽如此,却也不无例外。朝廷担心打草惊蛇,来个伪游云梦擒韩信,也是可能的。边疆诸都护府,诸将军辖地,位高权重,手握重兵,有些人不免肆意枉做。朝廷岂不顾忌?不过,我们西北府到不至于有什么事情让人说话。还是赶紧张罗着迎接太子吧?”

    诸位为王云龙这翻话说得有些尴尬,无话可答。原来,边疆都护府的官吏半由中央派遣,另外的一半——比如属下各城池的守令,却多由城池移民推举,这些守令,有钱粮有兵马,所领之城池又有同乡宗族,势力不。因此,这一干人等比之寻常官吏,气焰就格外的不同;虽还不敢侵凌王云龙,却也未见得十分的恭顺。

    “不知前来的可真是太子?”又一人问道。

    众视之,乃是熊廷弼。“袁参事在文书中只说此人自称太子,并未出示印玺等信物。”

    “在我卫队护卫之下,难道还有人敢假冒太子,不怕夷灭九族么?”一人惊道。

    “有何不可?太子深居大内,几人识得?况且边关距离京师遥远,就算怀疑查证,来回也要好几个月。假冒者正可肆意妄为!”熊廷弼道。

    “熊校尉多虑了。”王云龙再次浏览了文书,“据袁崇焕文书所描述,此人容貌举止,与太子殿下又分相似。王某见过太子,到时候自然辨别真伪。”

    “可是,身为一国储君,带领少量卫兵,前来边疆。总让人生疑。”熊廷弼坚持道,他心中更大的怀疑却是:太子本是尴尬的地位,夹在其它皇子和天子中间,一举一动都备受挑剔;古来夺嫡阴谋不断,一有不慎便有覆亡之危险。传闻太子之地位并不巩固,这时候太子远离京师,是不得已,还是有所图?为何京师中的同僚一点消息都未传来,难道太子真是单纯的巡检边疆?难道同年们就不担心有人趁太子不在捣乱,就不劝诫太子?这个时候,可是一动不如一静啊。

    王云龙道:“先前接到袁参事文书,我亦又疑,太子何得轻出!及至看过文书,细一思量,确信是太子。”

    “却是为何?”

    王云龙在大厅正中央的官帽椅上坐下,先饮一口下煞人香茶,半晌方说道:“我曾教导太子剑术,略知其为人。”

    “那是万历二十六年,我回京师复命。在如然斋中觐见吾皇,当时一同觐见的还有李谪凡上将军,尹泽原将军,慕容信光将军。公事完毕,吾皇赐筵。筵席之间,太子出见,那时候,太子才十六七岁吧,已然身形修长秀拔,英武爽朗,真真好少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