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安内攘外 五(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抬头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高耸入云的红山宫,只见金顶红墙在高原白日强烈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除了张扬了一点外,却也不失皇家宫殿的气势和雄伟。

    裴仁庆心下虽然感慨这异域奇貌,但也不禁有些懊恼。自从五年前自己协助瑞王也就是当今的皇帝,在洛阳城给那安禄山演了一出好戏后,从此皇帝便看中了自己这等左右逢源的功夫,一会儿出使新罗,一会儿协调北方诸族,现在倒好,干脆一纸诏命将自己派到了这蛮荒之地。若非安氏乱后,皇帝便给自己封了侯爵,又加了大司徒的虚衔,他可真要怀疑皇帝是否嫌自己命长,派了这差使索命来了?不过好在大约皇帝是少数真正到过这等地方的人,知道路途艰难,气候恶劣,因此却是给足了上路的时间。是以,自巴蜀到此,虽然蜀道难行,但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慢慢走来倒也并不显得吃力。只是待到了吐蕃境内,便费力的很了。所幸此番前来,一是为了彰显大唐国威,二来也是为了进一步查探吐蕃境内的道路状况,因此朝廷特意调遣了包括护卫兵卒在内总共二千多人的队伍。其中自然不乏驮着丝绢c茶叶等货物的商旅,当然这中间隐藏些探路的细作那却是不足为奇的了。

    然而,尽管一入吐蕃境内便有当地官员前来引路,但此后的道路还是走得艰难不堪。车驾早已被撇了去,只是有些地方却是骑马也不能过的,而那大江大河之处更是水流咆哮,犹如万马奔腾一般。见到这般情形,裴仁庆心生抱怨之时,却也不禁疑惑皇帝当年是如何在这等地方打了胜仗的,这般一想,隐隐间便多了几分佩服。不过,就他自己而言,依这一路行来的经验,要想从剑南道派兵大举征伐此地,只怕是不可能了,却不知那些一入吐蕃国境便消失了去的探子们有什么收获,想来怕也是所获甚少的。

    他正自胡思乱想之时,却听身边的随员c此番出使吐蕃的副使—王荃之凑上来说道:“大人,吐蕃人已经派了外大论领着人马前来迎接了,我们是否要把队伍收拢一下,快点儿过去?”

    这话倒是提醒了还在发愣的裴仁庆,回过神来,但见他洒然一笑,向对方道:“王大人不必如此客气,你我如今来到这异国他乡,为了大唐的国威,圣上‘天可汗’的尊崇,理当同心协力c相互扶持才是。自现下起,你我便平辈相称,老夫年长,便称你一声‘荃之’,可再不要唤那老什子的官名了,如何?”

    其实,自二人头一回碰面,王荃之便感到这位裴大人虽然身份尊贵,却并不端那架子,性子很是随和。不过,他自己是科举出身,背后自然没有裴家那等高门大阀来作倚靠,是以对方虽然平易近人,他却也不敢造次放肆,平素一向是谦恭有礼。但眼下马上便要进入吐蕃国都,再加次来所议之事既非比寻常,又是颇为棘手,因此听得对方主动屈尊与自己相交,倒也是心下一喜,当即便恭敬着回道:“下官不才,既能得大人如此厚待,便忝耻称一声‘裴兄’,还望大人不要见笑才是。”

    “哈哈,哪里哪里。老夫最喜的便是生性爽快之人,荃之如此,正是裴某求之不得呢。方才你所言极是,左右我等身系大唐之名,君王之命,断不能少了礼数,让外人笑话了。你便去亲自布置一下,让下面人都打起精神来,便说一会儿入了城,自有歇息之处。”裴仁庆见对方答应,心下也是欢喜,自己这位副使,不论文词c人品都是俱佳之辈,能得以相交,于他这般好结交之人实是一桩喜事。当即便命后者布置去了。

    吐蕃的迎宾礼倒是没什么好说,一来此地立国不久,再加民风纯朴剽悍,自然没那许多繁文缛节;二来,有些礼仪甚至还颇有大唐风貌,想是当年文成公主入蕃之后,那松赞干布令人效仿的。不过,如此一来,倒也颇有好处,至少裴仁庆等人一路舟马劳顿之后,不必再同他人虚言敷衍便能入住馆舍了,这于他们这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