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边声四起 八(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呼罗珊出自波斯语,意为“太阳初升的地方”,乃是黑衣大食(即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龙兴之地。当然,这么说法却也有些不妥,原因很简单,若非当年此处出了一个名叫阿布(一说作:艾卜)的波斯籍释奴,只怕这阿拔斯王朝还不定存在于哪个家伙的幻想之中。

    当然,阿拔斯这个姓氏本身却是阿拉伯人极为尊贵的一支。不过,当初这却不过是一个人的名字,此人全名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卜,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其实,原先这人并不信所谓的伟大先知的传教,还曾一度对其抱以敌视态度。然而,人本身便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也不知在何时,这位阿拔斯(名字太长,姑且如此称之)大叔居然开始信起了教。非但如此,此人还在公元六百二十九年,也就是大唐太宗贞观三年的时候彻底皈依了才兴起不久的教,并且成为了最为著名的迁士之一,同时给予了先知穆罕默德大量的财力支持。因此,在教内,其子孙素来地位尊崇,受人敬仰。

    而到了白衣大食(即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后期,随着历代哈里发的残暴统治,加上愈多被征服民族的怨愤不满,其国内之矛盾是日渐加剧,而形势也是岌岌可危。终于,在国家未能将什叶派彻底镇压之后,阿拔斯派看准时机崛起了。

    而领头人物阿布阿拔斯便看中了尚在呼罗珊领导奴隶及异族起义的阿布。后者在当时于呼罗珊地区已经有了非比一般的影响力,起码麾下大军便组足有十万之众。于是,二人联合之下,终于在大唐天宝九年时,一举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自此之后,由于该国尚黑,于是在大唐相关文史记载上,也将原先的白衣大食改成了时下的黑衣大食。

    只是那位阿拔斯王朝的开国者阿布阿拔斯却是命不长久,不过当了四年的哈里发,便寻那先知去了。接着继位的便是他的弟弟,同样出身古莱氏哈希姆家族,先知叔父阿拔斯的五世孙—阿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不过,在即位不久之后,他便改名为曼苏尔了,意即“胜利者”。而现在他正在做的一件大事便是全力营造帝国的新都—巴格达,这也是他家族的起源地。

    只是开国功臣c大将阿布到了现在这时却还未进入帝国的权力中枢,反而从立国之始,便一直做着这呼罗珊总督,至今未变。然而,尽管他自任总督以来,素来尽忠职守,并无逾越之举,但命运之神安拉似乎对他并不眷顾,来自国都的消息,称哈里发近来对他这位出掌重镇的总督愈加不满。而朝中奸佞人看着哈里发眼色,也是极尽搬弄造谣之能事,竟是一副非要置他于死地的样子。

    不过,在他看来,哈里发对自己还不到想要性命的地步,否则便不会只是单单的不满了,而且同样来自国都家里的奴仆也称,哈里发对那些张口闭口要自己性命的家伙同样出言申斥,“看来伟大的哈里发还要我为他开疆拓土啊!”这是阿布在得到消息后的最终感慨。

    此刻,他摸着呼罗珊城堡上的石头,兀自对着正徐徐落下的夕阳发呆。多少年了啊,那时的自己还不过是一个任人鞭打,没有一顿饱饭的奴隶,曾经亲眼看着自己的弟弟活活饿死,却没有一点办法。而如今他却是掌管着整个帝国军力最为雄厚的重镇呼罗珊的总督大人,手下有七万久经征战的呼罗珊勇士,登高一呼,还能立时征集周边各地近十多万人的大军,这是何等的威风啊!可是,为什么最近一年来自己这心中总是起伏不定,难以安宁呢?而看着眼前绮丽却又带着一丝悲壮的落日之景,他竟觉得这仿佛便是自己的归宿一般,“难道是安拉和先知在召唤我吗?”看得入迷的总督大人不禁自言自语道。

    却在这时,冷不丁一名亲兵自城墙下匆忙奔来,向他道:“禀告总督大人,穆罕默德大人已经从回鹘国回来了,现在正同齐雅德将军在大厅等候大人。”

    一听这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