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养精蓄锐 五(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福全不知道瑞王和那个左武卫薛大将军究竟谈了些什么,但看见他自上马车之后,就一路没完没了地哼着曲,脸上挂着一副自从那天早上家里死了人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的笑容。更新最快去眼快这前后反差也太大了,可人家不说,自己这个做下人的也不能问啊,几次话到口边却只能生生地吞了回去。跟了这位殿下十几年了,他的脾气自己还不知道吗,有些事情,你越问他,他越爱卖关子,不到一定阶段是不会告诉你的,而且所谓的一定阶段通常就是要派你去办事的时候。但是,这瑞王还就爱让你问他,然后再摆出一副暂且保密的样子,让你越发心里痒痒的,而他就好整以暇地欣赏你的急样。“嘿,既然如此,我就偏不问你,哼,看你能藏到什么时候。”赵福全不禁自得地想道。

    他却不知道李佑这会儿的确很得意,自己无意中探到这位禁军大统领的口风,然后再立马抬出皇帝的名头敲定转角,这样一来,就轻而易举地肯定了他的立场。要知道,在目下这看似繁华太平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波谲诡异,这位薛大将军虽然不过统领左龙武一军,但因为右龙武大将军三个多月前暴病身亡,而禁军将军一职甚为重要,非一般人可授,要命的是现在边关战事繁多,中原又承平日久,所以比较起边境的尚武豪迈和显耀军功,将领们自然选择从军边关,而不是呆在这个出门上街都要让道的京城长安,所以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可以托付重任的将领,当然只要玄宗一个旨意,就算有再大的胆子,心里再怎么不舍边关的自由自在,那些将军们还是得乖乖地回到长安,只是如今玄宗也如同这天下一样,太平久了,什么都懒的管了,“欲与一切事体托付林甫”一句话,结果就是忙倒了太平宰相李林甫,而这位李首辅却偏偏是个极端疾贤妒能的人,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他又怎么能让不可靠的人来掌管禁军呢?而且薛冒寿最大的优点就是功高不骄,恭敬谨慎,虽然生性耿直,却从来不轻易得罪任何人,更关键的是,于李林甫而言,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现象表明皇帝对薛冒寿起了兴趣又或者薛冒寿本人企图去巴结亲近皇上。因此,利用薛冒寿足够高的军功和他长期在军队里形成的威信,这右龙武军也暂时由他管带。自己也不会怕他因此而得了皇帝的宠信,来夺自己的相位,去应那所谓的“出将入相”。

    但终归还是文官的李林甫对军队一系到底是缺乏足够的认识,他单单看到了薛冒寿的威信可以服人,却不曾想到军队中上下仅奉号令的事实,这使得一些从边军中拔擢上来的将领眼见这位薛大将军在京城这卧虎藏龙之地也混的如鱼得水,便自动地向他靠拢,愿意听他的号令或意见,至于他原本的老部下,那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就是唯他马首是瞻,如此一来,倒便宜了这位老将军,只是他本来无意于权位,自也不甚在意,虽然为避嫌疑,曾向李林甫表示过辞官以归的心思,但怎奈人家不同意,这有什么办法,于是就只有这样将就着了。

    话说回来,李佑自最后听到了薛冒寿那番肺腑之言之后,就知道这是位不会轻易被人拉拢的大将,也明白了为何玄宗和李林甫都放心让他一人统两军了。这件事表明无论是太子一党还是自己这里的寿王集团短期内都没有能力提调禁军,就算渗透,也是有限。虽然李佑并没有信心去争取到这位薛大将军,但不管怎么说,只要他在位一日,就客观上为自己在长安提供了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环境,虽然自己并不知道这种环境何时会终结,但到那时如果自己还没有培植成一定势力,那么也就不用再在这里混了,还是趁早找块地方养老等死的好。

    待将前前后后都想了个遍,马车已经快到王府了,李佑忽然想起还没有去和自己的明教属下认识一下,这可是一招十分有用的棋啊,利用得当便是想要成就大事而不可或缺的必要前提。因不知道那兴隆客栈在哪里,便转头问身边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