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养精蓄锐 四(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安右武卫大将军府,后花园内,李佑与大将军薛冒寿一大一正对坐在石几前,案上放了一幅北部边塞图,二人正在谈论唐廷同各族前后几十年来的战和之争。亲,眼只听薛冒寿道:“永徽元年时,讨平高丽之后,鉴于东突厥残余依旧屡屡寇边,为消除肘腋之患,朝廷又以我叔父薛仁贵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兵七万北伐,后来臣叔父以精骑五千人在现今的西州境内突击正在撤退的突厥可汗,大破之,杀敌二万,俘获四千多帐,从此东突厥不复为国,而其部众大多归附我大唐,我朝将他们安置在北部沿边各州县,这些州县以外,又设羁縻州若干,用以牵制那些天性反复的蛮人。”

    “哦,那也是从那时起,许多突厥人都来为我大唐效力的吧?”听他那么说,李佑不禁想起了教他骑射的阿史那忠节,便问道。

    “正是,其实何止突厥人,凡经我大唐征讨之后,那些高丽,西域诸国之人无不遣使入朝,其中许多贵族便在京中为人质,但我大唐一向恩威并施,待这些人从无歧视,还多有赏赐,久而久之,其中一些人便服了王化,并为朝廷效力,当然朝廷自也不会亏待他们,封将列侯的就有多人。”薛冒寿意气风发地道。

    李佑听他这么说道,心下也不禁十分感慨,想不到这时候的唐朝倒有点今天美国的味道,只是仍旧以汉族为统治基础,但对待少数民族却明显要宽容厚道的多,想是李家本就出自胡汉混血的缘故吧。

    却听薛冒寿续道:“当然,其中也有忘恩负义之徒,像贞观二十三年,朝廷以归降的原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为左卫将军c瑶池都督,令其招讨尚未臣服的西突厥各部。但自永徽二年,他击破乙毗射匮可汗,西突厥十姓诸部皆来归附后,遂拥兵数十万,自号沙钵罗可汗,建牙帐于双河c千泉,却不再听从朝廷号令,反而于当年七月发兵攻我庭州等地,我军虽屡次主动出击,但怎奈此人在边境为官多年,深知我朝兵力部署,致使屡次对阵,我军都无法获全胜,加之朝廷尚有心招安,所以也就没有采取大动作。”

    “那后来呢,不会就此不了了之了吧?”李佑饶有兴趣地问道。

    薛冒寿则不屑道:“当然不会,对那些沽恩之辈,我朝怎容的了他们。显庆二年,朝廷便以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发我军与回纥骑兵万余人,自北道而攻阿史那贺鲁,又遣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及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为流沙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旧众,如此之后,终于将这所谓的沙钵罗可汗击擒,灭其西突厥汗国,并在其地置昆陵c濛池二都护府。不过,如今据说其部又起,臣在开元元年的时候,曾任濛池都护,那时周边各族已经蠢蠢欲动,不过我皇刚刚即位,虽诸事繁杂,但仍能控制此地,只是两年之后,臣调任陇右防御使,参与对吐蕃之战,北面之事就不甚了了,却听说后来突厥残部又起,而现今,昆陵c濛池二都护府早已被废,其人又在乌德山立牙帐,但具体如何,臣也就不太清楚了。”

    “哦,原来如此。那依将军所见,今日北方之事,又当如何?那后突厥是否尚有余力攻略我朝?”李佑这时又问道。他心里在想,不会这后突厥在这时候也插上一脚吧,怎么以前没听说过呢。

    果然听薛冒寿回道:“此事臣却是不甚明了,但臣曾同朔方郭子仪谈过这后突厥,依郭大人任职朔方多年的经历来看,突厥一部已不足为虑,纵有为患,也不过是股骚扰而已,其实就如同中原境内的山贼,想灭是灭不完的,只是如当朝盛世这般,倒的确比乱世之中要少一些,弱一些而已。”

    说完薛冒寿心想:自己早就说了不太清楚这事,哪知这瑞王却仍旧打定主意问到底,没办法,只得将这些老本也捅了出来,当然也顺带赞叹一下如今的太平盛世,拍拍皇帝的马屁。只因他自己到现在仍不明白,为何本朝名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