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35章 宝贵的东方经验(第1/2页)  风起埃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未经上级允许,而决定采用新的步兵班组编制。面对未知而又全新的事物时,总会令人觉得心中不安,产生匪夷所思的情感。

    尤其是当耳边听到乌曼提出的三三制战术的时候,令帐篷内的众人感到疑惑,这在书本上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乌曼少尉,我不知道你是从哪本军事手册上看到过的这种战术,但是至少英国的军事顾问从来没有提及过,所谓的三三制战术”第14团的一名军官最先站起身来发言,怀疑三三制战术的有效性。

    从他那黝黑的脸庞可以看出,他是位长年在基层指挥作战的老兵。

    他的怀疑乌曼是可以理解的。埃及军队的战术基本上是奉英国为师,军队编制也是照搬英军。

    自二战以来,英国陆军还是采用往常的十人“大班”编制。对于步兵战术的理论仍然停留在“战线会战”的层面。正因如此,埃及军队中有人表示难以理解,也是十分正常的。

    “少尉,以往的实战结果表明,英队的编制并不适合我们。可若是采用三三制,我们又该怎么去做呢”?这个问题提问的很好。这表明了埃及军队内部,还是有军官会去主动思考。

    思考着英国人的战术为何在埃及军队行不通的原因,也在思考者究竟是何种战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埃及军队的战斗力!

    要说,英队的战术为何不适应埃及军队?原因很简单!

    英队战术,极为讲究炮战。人家英国一个步兵旅(英国旅级编制相对于别国的“小师”)装备的火炮比埃及一个军拥有的火炮都多。

    在优势火力的支援下,英国步兵班组可以构筑以机枪为核心的“大班”,也可以承受两个战斗小组不首先发扬火力所带来的损失(英军进攻战术,不许步兵在200米外提前发扬火力)。

    但到来埃及身上,就绝对不可以照搬英国的那一套。英国进攻全靠弹幕开道,埃及要是有英国的火力水平,那以色列敢与你交战?

    照猫画虎,不伦不类。炮战打不过别人,步兵班还没有高度灵活性。除了能打呆战外,又能打出什么花哨来?

    面对别人的怀疑,乌曼站起身来向大家讲解三三制的来源“这种战术并不是英国人研究出来的,而是遥远的东方国家在残酷的战争中,在与日本陆军上万次作战中,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紧接着乌曼又向大家解释道,他采用三三制的原因“在与以色列人的战斗中,大家可以清楚的发现,我军的基层步兵班组中所存在的弊端”。

    乌曼竖起来食指“第一个弊端是我们的步兵班组是一条以机枪手为核心的线,而不是一个有支撑的面。一条线上那么多人。无论我们怎么躲避都会被敌人重点关照”。

    由于我们的步兵,需要贴近机枪。所以,我们的班组无论是在进攻,还是在防御中,总是自动的排成没有宽度的战线。

    一个班排成一条线,50米的长度上,挤着被分为前后两组的10名战士。

    这一部署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敌人只需用一枚50毫米口径(英国连排级的迫击炮口径)的迫击炮炮弹就能干掉3名战士,一枚80毫米口径的炮弹就能干掉一个战斗小组,一枚105毫米的炮弹就能报销掉一个班!

    “我想大家也感觉出来了。我军在进攻的过程中极易遭到敌人的火力压制,而在防御中又会被对方集中突破”看着众人纷纷点头附和,乌曼说完后又竖起来第二根手指。

    “第二个弊端是我们的班组阵型并不利于火力输出”说完,乌曼双手举到眼前,右手手心放于手中前,这样比划就可以看出左手的一部分被右手挡住。随后乌曼双手又合拢,两手食指与拇指呈现三角型,随意变动食指与拇指的距离。

    “原来如此!英国的教官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