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一战之后,朱慈烺的东宫军抓了十几万的俘虏。
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在一年之前还是在地里刨食儿吃的农民,从事造反这项高风险事业的时间还很短。如果不是因为饥荒和旱灾还有贪官污吏的盘剥,他们本可以是朝廷最忠实的农民,现在却当了朝廷的俘虏。
按照朝廷以往的惯例,俘虏的流寇们会被就地打散安置。正常年景的话,这样的操作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明末的年景大多不正常,不是旱灾就是洪灾。这些有过一次造反经历的农民一旦再次遇到灾荒往往会轻车熟路的再次揭竿而起。这也是明末的流寇越剿越多的原因之一。
不得不说,在维护内部统治稳定这方面,弱宋的很多措施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每到灾荒年之后,宋代的朝廷就会招募壮年加入禁军,这样就很好的避免了流民起义的问题。
其实朝廷这边也不是没有人想到过招募流民为兵的办法。
问题是崇祯的脑子里面一直都是抱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念头。在他看来,招募那么多的流民加入军队,岂不是又要多一笔军费开支?
和他的穷鬼老爹不同,朱慈烺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从抄没勋贵,再到缴获李自成的军产,还有从河南商家那里募集到的“劳军费”以及即将到账的山西抄家费,这几笔进账加起来几乎有一千万两之多。
有这么厚实的钱包做后盾,朱慈烺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扩军了。
朱仙镇大捷的第二天朱慈烺就下令,将战俘随机分配到十个战俘营之中。再从东宫军中抽出十个连,让每个连到对应的战俘营里面各自选取五千名身材高大有力的战俘组成训练营,展开集训。
所谓的“高大有力”自然是相对而言的。
这些战俘被俘之前在闯营中只是被当做炮灰的角色,一天只有两顿饭食。一个个饿的胸腔贴后背,能有多有力?看着年轻,个子高一些的就算是好苗子了。
朱慈烺计划从这些战俘中挑选出五万名新兵,分配到下面每个班的头上,就有五百人的名额,跟后世学校军训的教官和学生的比例差不多。
刘胜得了命令之后,从战俘营里面挑了四百多个,到后面实在是挑不出像样的兵了,只好去伤兵营碰碰运气。
这一碰,就把王二给碰了进来。
“集合集合!”
王二听见帐篷外面有人大喊着。他不知道集合是什么意思,但是看见帐篷里的人都往外走,他也跟着众人一起往外跑。
在帐篷前面站着的,正是给王二木牌的那个矮个子明军。
“你们这两个帐篷的人,看好我这张脸,牢牢地记住了,未来的一段日子里,我就是你们的把总!我的名字叫徐东,听明白了没有?”
朱慈烺本来是想让这些士兵叫做教官的,但是考虑到流民们的接受能力,还是换成了他们耳熟能详的“把总”。
在闯营那边,底层的军官也是被叫做把总的。一般一名把总手下有六七十个小兵。对于这些底层的炮灰来说,把总算是了不得的大官了。
俘虏们下意识地纷纷跪倒,口中高喊着:“小的叩见总爷,给总爷请安。”
以前在四勇营的时候,矮子也没少给头上的把总问安,对这一套是熟的不能再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东宫军里面呆了这几个月之后,他现在对这套竟然感到有些不适应。
矮子没好气地说:“起来起来,都给老子起来。咱们东宫军里面不兴下跪这套。记住了,以后你们就都是太子爷的人马,要听太子爷的军令,明白没有?”
王二跟着众人高声喊道:“明白了!”
矮子满意地点了点头:“唔,好。你,你,你,还有你,跟老子过来!”
矮子从人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