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只是月光(1)(第1/4页)  刍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石头在空中体验了人生的几个阶段后落在石桥上。

    “像什么?”

    用食指在空中比划着石头走过的轨迹。

    覃操摇摇头。

    潘美凤那高高耸起的胸部!他觉得很像。

    “忘记了没关系的,别紧张,慢慢来,这是抛物线,记住哦!是抛物线。”

    “记住了,抛物线。”

    桥下流水潺潺,桥上唾沫涟涟。

    覃操跟着他在桥上的石板上用碎瓦片当粉笔画图演算。

    覃操小学还没毕业,初中的数学已经学了大半。

    优异的数学成绩使他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玩数字c文字,别人玩家家。

    在这个笼罩着愚昧和无知的麦田里,没有跑道,也没有发令枪声提醒谁何时该跑,在这儿,唯一能做的,就是毫无顾忌地向前方冲,跑得越快,越能搭上通往智慧的末班车。

    大多数孩子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困惑的麦田里,一辈子都在困惑中挣扎。

    后来他如此总结。

    读六年级的时候,覃操已经离开了那个小院,到了区里的小学。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毕业班一律住校。

    覃操觉得这很好,不用每天花去两个多小时来回跑。一年可以节省几双解放鞋的钱,还可以不经常回家。李露不喜欢住读。电视是她的宝,里面的人儿又是哭又是笑;知识对她来说是稻田里的稗草,可要可不要。

    半亩方塘一鉴开,照见一张苦瓜脸。

    问她何必勉强来,为有骂声滚滚来。

    再见了!琼瑶大姐,还有那梦中都在喊的康南。

    电视机终于歇了一口气。

    学校更多的是哭,少了笑。

    学校三层教学楼上镌刻着“丝宝”,学生以为那是在讴歌一只吐丝的蚕,读了《荔枝蜜》后又觉得是讴歌老师。

    老师吐丝吗?

    有了“丝宝”教学楼,还差水。

    “挖井!”学生说。

    “还是等等挖煤的!”老师说。

    步出校园,四面黑山蹙额,额上少不了一个洞,差不了一个坑。有人终于说这儿的煤似海,于是他们有理由唱老师自编的歌:

    小小绿叶海中游

    四面山丘黑黝黝

    燕儿不筑巢

    兔儿衔草走

    留下一株忘忧草

    活在阳光下

    为四化

    开了花

    愁坏一群臭老九

    学校是绿叶,学生就是忘忧草。

    一块绿地护不住,四面煤窑送终来。

    终于又送掉了几个。盼了很久的水终于透了出来。

    “有水喝了!”煤窑老板拍拍屁股上的煤灰坐进小轿车,“窑子里那几个喝饱了撑着不出来,伤心!”

    “吃水不忘挖井人,同学们,磕头!”老师说。

    漫山遍野的学生拿着盆,敲着碗,唱着丧歌,跳着摆手舞。窑口还有人烧着纸钱晒着泪。

    感谢挖井人!

    抢水——学生饭前饭后的必修课。

    覃操痛恨挖井人。

    他的杨叔叔就是挖井人。

    覃操躺在寝室上,摸着夹层里的十块钱,又想起了那个杨叔叔。

    “叫叔叔!”刘春花说。

    他沉默。

    河雾中他没来得及消失干净,被覃操看到了。

    “妈,我怕!你怎么又不关门啊!”

    “这孩子!”刘春花说。

    “好孩子!”杨叔叔说。

    第二天清晨门又开了,覃操等关门声。

    很久。

    “你这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