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刘元允的晚年和他的子孙们(第1/5页)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了半天国家大事,与本书无关的闲篇儿,说它无关就无关,说它有关就有关,人生活在这么一个大环境里,人的一生荣辱能与这大环境无关吗?

    那延庆城东临河村的刘元允,本可以作大官,他却没作上大官,他本可以发大财,他却没有发上大财。

    那刘元允自和那延庆州官达成了城下之盟,就再不能作他的买卖了。

    刘掌柜这年已经六十岁了。听说在宋朝,人到六十不死就得活埋。

    包老爷的母亲,那年已到了六十岁,包老爷是孝子,不忍把他母亲活活埋掉,每天上朝之前把他母亲藏起来,下朝后,又把他母亲放出来。一日早朝回来,包老爷闷闷不乐,母亲问包拯:“儿啊,是不是为‘娘’之事烦恼,如是这样,你就把老娘埋掉了吧。”包老爷起身言道:“请娘勿放宽心,绝不是为‘娘’之事烦恼。”

    老娘言道:“那是为何烦恼?”

    包老爷答道:“娘啊!现有五鼠大闹东京,有的甚至变成了人形大闹朝堂,朝野震惊,人心浮动,孩儿是为此事烦恼。”

    包老爷老娘言道:“这事不难治理,那老鼠怕猫,你到天庭把猫请来,老鼠自然灭掉。”

    人说宋朝时候,天底下并无猫,只有玉皇大帝哪儿有只御猫,包老爷是文曲星下界,梵香祷告,一会儿昏昏睡着,真魂出窍,上了天庭,见了玉皇大帝诉说人间烦恼,要求借天庭御猫一用,玉皇大帝批准,御猫缩在包老爷袖筒里,随包老爷来到人间,早朝之上,那五鼠又来捣乱,包老爷从袖筒撒出御猫,不一刻,把五只老鼠统统捉住吃掉,从此之后,朝堂太平,天下太平。

    天子大悦,问包老爷道:“你这猫从何而来?你怎知道老鼠怕猫?”包老爷如实说出,这一切都是他老娘告诉他的,天子问:“你娘有多大岁数了?”包老爷言:“下官犯有欺君之罪,不敢实话实说。”天子言:“你今日立了大功,寡人免你欺君之罪,你就实话实说吧。”包老爷言:“我老娘已经六十岁了,天子让埋掉,我没有埋掉,望天子饶恕下官。”天子听后脑瓜儿转了几个弯儿,想道,“人活到六十,虽然已经老了,但还不是一点用没有了。”遂重新下旨:“六十老人从此之后不准活埋。”从那时起,活到六十岁的老人就不再被活埋了。

    而那御猫,包老爷本来应了御帝,用完了就送还天庭,可他担心御猫送还了天庭,再闹五鼠、六鼠,就没把御猫送还天庭,把他留在了人间,自此之后,天下就有猫了,御猫没如约送还天庭,御猫怨恨包老爷,就整日骂包老爷,如你不信,等猫睡着了的时候,你趴在他的身边你听去吧,它准这样骂着哪:“许送不送,包老爷杂种!许送不送,包老爷杂种!”

    猫骂包老爷不把自己送还天庭,和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这条法令,在中国是否真正施行过,谁也没有进行过真正考证,但人活到六十已经活了一圈,已到了暮年,干大事的年龄已经过了。

    刘元允回首往事,一桩桩、一件件,浮现于他的眼前,银子他没少挣,地他没少买,每一两银子、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他的滴滴心血啊!

    刘元允土地成片,孙男嫡女成群,吃也够吃了,花也够花了,买卖人家不让跑了,心一闲下来意志也就垮了,再让他跑那买卖,他也不想跑了。他看到那鞍韂嚼环和十几头骡子,跟那张三言道:“这些家什和牲口扔在家里也没用,你把他拿去,倒腾点儿小买卖吧,把昌平西山东山里头儿那些,核头、栗子、杏核子、大枣儿倒腾出去换几个钱,走着就比站着强!你自己好自为之吧!挣了钱,你过年过节看看我,不看我,我也不争你。”

    这张三儿以后如何发展,究竟财运有多大,这就要看他的本事和造化了。

    刘掌柜,有五百亩地的产业,六个儿子,一个闺女,十个孙子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