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历史名人(1)(第5/8页)  曹氏家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才则一代之英”。曹丕好才艺c通晓诸子百家,得益于曹操的教诲。曹丕撰著“《典论》c诗赋,盖百余篇”,并且明确提出了文学乃“不朽之盛事”c“经国之大业”的口号,可谓“文学自觉”的宣言。

    曹操诸子中文学成就最大者当属曹植。曹植聪颖早慧,史称“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曹植多才艺,善击剑,能胡舞,又解顾恺之《洛神赋》局部(宋朝摹本)兵法,无怪乎时人称其“博学渊识,文章绝伦”。曹植也颇以自己的文学才能为傲,他在《与杨德祖书》中说:“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曹操看重文才,所以一度想立曹植为嗣,鱼豢便明言:“余每览植之华采,思若有神。以此推之,太祖之动心,亦良有以也。”宋人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二七明言:“操于诸子,将择才而与之,意不专在嫡。仓舒夭死,以文则植,以武则彰,使植稍以智承之,则得其处矣。”曹植以文才争宠,并有可能立嗣,可见曹氏尚文之习有多么浓郁。曹操另一子曹衮也有文才,《三国志》本传称其“少好学,年十余岁能属文,每读书,文学左右常恐以精力为病,数谏止之,然性所乐,不能废也。凡所著文章二万余言,才不及陈思王而好与之侔”。此后,魏明帝曹睿等后继之君一直延续着曹氏尚文的传统。

    曹操及其子孙重视文学才艺,不仅造成了其家族文学的繁荣,而且提升了文学艺术的地位与影响。《文心雕龙·时序》简述曹氏历代尚文情况说:“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至明帝纂戎,制诗度曲,征篇章之士,置崇文之观,何c刘群才,迭相照耀,少主相仍,唯高贵英雅,顾盼合章,动言成论。”曹氏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动,显然是促成建安文学变革与发展的最直接因素。建安文学的艺术成就和文学思想,又奠定了魏晋以后文学进一步变革和发展的基础,文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刘师培曾指出:“建安文学,实由文帝c陈王提倡于上”。

    其实又不惟文学如此,曹操及其子孙在文化上所表现出来的崇尚通脱c不遵礼法等新风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取士用人制度,并进而深刻地影响到当时世风与士风的变革。如玄学思潮的兴起,任诞士风的弥漫等,都可以从曹氏的通脱风气中得到部分解释。《晋书·傅玄传》载傅玄所论:“先王之临天下也,明其大教,长其义节;道化隆于上,清议行于下,上下相奉,人怀义心。亡秦荡灭先王之制,以法术相御,而义心亡矣。近者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其后纲维不摄,而虚无放诞之论盈于朝野,使天下无复清议,而亡秦之病复发于今。”傅玄作为儒学旧族的代言人,站在卫道的立场上斥责曹操父子,固然有其明显的阶级感情,这是不足为怪的;但他认识到了曹氏父子的作风促成了魏晋之际世风的变化,倒是十分具有见地。鲁迅先生曾明确指出:“思想通侻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这也就是说,曹氏倡导“通脱”,冲淡了礼法规范,直接促进了思想界玄风的兴起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从而引起中古社会与文化思潮的深刻变革。

    作品鉴赏

    薤露行薤露行

    【题目中第一个字读xie,四声。薤薤:多年生草本植物之一,细长叶,紫色花,鳞茎长在地下,可以食用。也称作藠(jia一四声)头。】

    三国·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