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曹植(1)(第1/8页)  曹门三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曹植身世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c文c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沒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c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c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來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c《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c赋c文共206篇明代郭云鹏c汪士贤c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c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c较精的两个本子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來并沒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完了此事

    这首诗虽然救了曹植一命但是他的处境并沒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是奉行对宗室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在郁郁寡欢中慢慢死去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c互忍互让c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來作

    曹植的《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原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來《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诗》流传至今有两个版本有的“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