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曹丕(第6/9页)  曹门三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近永恒并因为贴近永恒为人们所感动那么我们相信穿越“难題”的表象或者说根本不去理睬这些难題制造的困境在人类的身后必有一个“永恒”的“形而上”的东西在引导和呼唤着人们而这种形而上的“永恒”主題正是与第四种类型的作家相对应的第一种类型作家所孜孜以求的这点我们留待后边再谈

    (二)形而下的文学取向与表述型作者往往有着极具冲击力的语言天赋

    虽然曹植的作品主題几乎不离前期的建功立业和后期的壮志难酬及与亲友的生离死别这三个主題这些都是千古以來能给人们的感情带來影响的曹植能用震撼的句子重新诉说给人强大的冲击力

    比如他描写时光流逝就说:“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赠徐干诗》)丁氏兄弟被杀后所作的《野田黄雀行》起首即用:“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來表达自己“锥出囊中”般的(徐祯卿《谈艺录》)的悲愤情感至于“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赠白马王彪》)更是把“生离”“死别”“同胞相残”这三个主題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是一种追寻语言的天赋表达的天赋只要感情的震动足够他们可以感受到立刻他们就会给予最强烈的回应并用最强烈的方式表达出來

    同时也由于他们选择的主題是贴近一般人生活的他们更易于与一般的读者产生共鸣所以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说此类作家所能让读者产生的心灵冲击也是最强烈的

    有时由于他们表达的如此强烈使人误认为他们敏感但是敏感和感情强烈其实两种不同的概念敏感是非常微细的震动即可使对象有所有所感应但是这种感应却并不一定会得到对象主动的强烈的回应而感情强烈则是对象未必能感受到非常细小的东西但是只要这种事物所引发的情感达到足够让对象感受到的力量他们立即会有异常强大的回应而敏感和感情强烈虽然常常被人们混淆但事实上一个人很难两者兼具正如细腻与强大往往会被人们当作某种程度的反义词一样仅仅只是感情强烈的人常常并不善于捕捉和分辨感情本身因为他们被自己强大的情绪所干扰无心也无力怀着一种乐趣去感受所有微小的差异与分析相似感情中的细微差异

    二c相对曹植來说对于曹丕这种形而上的文学取向与体会型作者來说也有两种特点:

    (一)在创作中更乐于追寻形而上的主題

    曹丕并非一个在文学上能够旗帜鲜明的独树一帜的作者(如他的《善哉行·其二》c《秋胡行·其二》乐此不疲的化用《诗经·郑风·野有蔓草》中的“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为“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中的“郁郁河边树青青野田草”也与《古诗十九首·青青河边草》颇为相类)所以他在表达这种形而上的主題时往往会借助在他之前已盛行一时的“难題”型主題但仔细分析却仍然有自己的特点

    纵观汉朝的古诗但凡使表达生命意识的最后的答案总无法逃脱“及时行乐”和“建功立业”这两方面但曹丕超越这两方面发觉他们其实都无法真正解决这个难題无论是他决定要及时行乐还是要建功立业他的内心总是有一段“一段缺陷不自畅快处”所以他说“载驰载驱聊以望忧”(曹丕《善哉行二首其一》)所谓“聊以”也就是“勉强”的意思而《大墙上蒿行》的层层递进虽然看似表达人生应及时享乐可是在结尾处“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依然可以理解为一种疑问句式作者并为完全正面作答因为答案并非是作者所关注

    当作者把诗歌写到这个地步时无论是从作者本身讲还是从读者的接受讲都已经远离了“形而下”主題的作品达到了另一种高度

    再如《善哉行其二》: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