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5章 战争初期关东军怵(第1/3页)  女神之血色浪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41年10月28日,他以伪满州国全权代表身份飞往南京,与南京汪伪签订所谓日满华三国共同宣言。,x在伪满新京,日军派遣特务于他身边或暗中或明里监视他,臧式毅自觉苦闷,以烟自醉。

    1945年,伪满垮台后,臧等人举行重臣会议梦想成立维持会,以地方政务实体的资格与苏军谈判。8月30日苏军逮捕了臧式毅,押在苏联远东监狱,后引渡回国。

    1956年11月13日,病死于抚顺战犯管理所,终年71岁。

    1885年出生的臧式毅,自幼家境贫寒。他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一方面是因为他早年考入军校并留〔学日〕本,更主要的一方面是他得到了老牌奉系军阀c吉林督军孙烈臣的提拔和赏识。

    在孙烈臣生病时,臧式毅代表孙烈臣管理吉林省的事务,把政务c军务c军械c粮饷处理得井井有条,因此逐渐得到了张作霖的器重。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张作霖论〔功〕行赏,杨宇霆就任江苏督办,指名要臧式毅同赴江苏管理军务c政务。后来,在江苏反奉势力的追赶下,臧式毅冒死送杨宇霆离开江苏后,自己被孙传芳逮捕,监禁半年才获释回到沈阳。

    1928年,皇姑屯事件发生后,臧式毅等人制订了秘不发丧的策略,维护了东北政坛的稳定。屡有新功的臧式毅于1930年就任辽宁省政〔府主〕席。

    918事变后,大部分官员都乘车逃离沈阳。很多人劝臧式毅一起离开,臧式毅表示:“我是省长,是一省之父母官,在这种时候不能走。”

    此时,日军想利用臧式毅的声望,几次三番地和他谈判,均没有成功。

    1931年9月19日,日军将臧式毅公馆包围,大肆搜查,随后将臧式毅抓走,软禁了3个多月。为了表达对日侵华的愤怒,臧式毅还一度以绝〔食〕来进行沧白的〔抗〕议。当年12月上旬,关东军司令部高级参谋,情报特务头子板垣征四郎来到软禁臧式毅的地方,对他进行了一番威逼利诱。

    此时臧式毅感到即有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在先,南京蒋为了诸多利益也黙认在后,以对蒋c张收复失地失去希望的臧声称:自己何苦两头受难呢后形式上在投敌契约上签了字。

    1931年12月16日,臧式毅发表通电,就任伪奉天省省长,声称不承认张学良在锦州设立的辽宁省府,且命令撤退至锦州一带的原张学良部队,及黄显声的警务总队服从他的指挥。

    1931年年底,日前陆相南次郎到沈阳与臧式毅商谈筹建伪满〔政〕权之事,提出两个方案,让其选择。一是用张作相在东北建立特殊的〔政〕权;二是脱离南京当局,迎接溥仪来东北,建立满〔〕立国。

    臧式毅表示,他坚决听从吉林方面的选择,采取和吉林一致的行动。当时吉林的政军事宜由爱新觉罗后裔熙洽负责,他选择了第二种。臧式毅没有提出任何不同意见。

    日关东军为了加快建立伪〔政〕权的步伐,于1932年2月16日在伪奉天省公署召开了建国会议,即所谓的四巨头会议,并发表了脱离南京的“独〔立〕宣言”。

    在会议上,臧式毅对关东军拟定的伪满建国计划和伪满的政体c国体表示赞同,并在形式上采取积极配〔盒〕抓紧拼凑伪〔政〕权的活动。因此得到日方的赞赏,称他是“谱写满洲国史第一页的栋梁人才”和“杰出的〔政〕治家”。伪满洲国成立后,臧式毅任伪满民〔政〕部总长兼奉天省长。

    1932年4月21日,李顿调查团来到沈阳,向臧式毅调查伪满洲国有关事宜。臧式毅称伪满洲国为:“王道乐土的独〔立〕国家”。

    1934年12月22日,臧式毅到日拜见了日裕仁〔天〕皇,并在日各地发表演讲无奈而称;“十分感谢贵国帮助建立满洲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