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社交效应与社交定律(3)(第1/4页)  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c中,和隔壁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只有10。其实多隔几户,距离上没有增加多少,可是亲密程度却差多了。这说明,人们和邻近的人打交道更多一些。

    想想我们自己吧,我们的朋友大多不是同学c同乡,就是熟人介绍的。凭空认识一个陌生人并成为好朋友,这种情况毕竟很少,理解邻里定律的原因并不难。因为和邻近者交往,要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代价要小。一是了解对方比较容易,只花比较小的工夫,就能了解到对方的信息,也比较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这样,在和对方交往时,也更有安全感。二是打起交道来方便得多,比如向近邻借东西,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

    这大概就是中国古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的原因所在。俗话还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也说明距离近,可以经常来往,关系才更容易变得亲密。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在学校里,关系比较好的,往往是座位比较近的同学。还比如,人们在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大多是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的,而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概率却低多了。

    因为邻里定律的存在,我们就要注意对周围人的选择,就像“孟母三迁”那样,要有意识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人际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围的人总会对我们产生无形的耳濡目染,从而影响我们的个性成长,以及影响我们获得什么样的机会。

    现在时兴“圈子”一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动圈子。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多接近成功者,你有从他身上学到更多关于成功的道理,你也会更容易接近成功。

    这就是我们对邻里定律的主动运用了。

    (第16节情感与理性宣传定律

    ——在宣传中有时诉诸情感更有效,有时诉诸理性更有效1952年,艾森豪威尔竞选美国总统,尼克松作为他的竞选伙伴竞选副总统。有一天,《纽约时报》突然发表了尼克松在竞选中秘密受贿的新闻,说得有鼻子有眼,使共和党大为紧张,怕影响自己的形象。于是共和党在电台上给尼克松安排了一次半个小时的讲话,来向全国听众澄清事实。但是在尼克松走进全国广播公司演播室之前,被告知,竞选高级顾问已决定要他在广播结束后提出辞呈!这说明共和党对他不抱什么希望,只准备舍车保帅了。气得尼克松一下子把发言提纲也忘了。

    但惯经风浪的尼克松凭着政治家的老练和镇静,很快把自己调整到正常状态。他突发奇想,在演讲中采取了一个政治史上少见的行动——把自己的财务状况公开给选民。

    他公布了自己的财产,并告诉大家他是怎样花掉每分钱的。这几乎是每天发生在民众身边的事,尼克松用真挚感人的语调娓娓道来:自己出身贫寒,年轻时在杂货店送货,补贴家用。半工半读念完大学后,做律师进入政界,成家立业。他和夫人是一对贫贱夫妻,勤勤恳恳c节俭度日,自己的小儿子曾经因为经济拮据而买不起皮大衣和小狗听起来非常真实可信,甚至让人鼻子发酸。

    他的讲演获得了巨大成功。演讲结束后,有一百万人打来了电话c电报或寄来了信件,他的支持者大大增加,他一下子成了一颗政治明星。

    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人是理性的,具有深邃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性,因而施加理性的宣传能使人心悦诚服;人又是有感情的,有丰富的喜怒哀乐,富于感彩的宣传,能使人声泪俱下或欢呼雀跃。

    那么在我们说服别人的时候,该用哪一种方式呢?它们各有什么效果呢?这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