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的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一种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的本能。这恐怕得从人类的祖先古猿说起。他们的个体自我保护能力很低,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界中,必须采取集体行动,依靠大家的力量来抵御外敌的侵害c保持种族的繁衍。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过程,古猿逐渐形成了群居习性,并遗传给后代。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类个体早期的社会往是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个体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人类个体最早形成的社会往是婴儿和母亲的交往: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能为其提供温暖c舒适c食物和安全,以保证其健康成长;通常母亲能为其提供这些需要,于是婴儿与母亲进行了积极交往和情感联系。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婴儿通过和母亲的积极交往,学会和形成了团结c同情c关心c帮助他人c与人分享c合作c谦让c尊敬长辈c文明礼貌等等大量的社会行为规范和许多良好的社会行为,习得了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如学会了如何参与交往c发动交往c维持交往和解决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等,并积累了社会交往经验。因此可以说,母婴关系是诸多其他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质量。
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c与别人交往的本能需要;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c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人类的这种本能需要影响和制约着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自我肯定需要
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熟c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加深,婴儿逐渐能够区分开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c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就产生了自我意识。但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还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
20世纪初的社会学家发现,个体的自我认识开始于认识别人的评价。个体可以从别人对待自己的评价c态度c行为方式之中了解自己c界定自己,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例如,如果一个孩子被他的父母所钟爱c被老师所重视c被朋友所喜欢和尊重,那么他就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的人;如果个体从出生起就没有接触人类社会c没有与人正常交往的机会,那么他的自我概念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尽管其各方面的生理机能可能发展正常。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引导个体塑造实际的自我。
所以,在有效的社会人际交往中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c确立在群体中的地位c树立相应可行的奋斗目标。
一般地,我们不会满足于只知道自己的一些品质或某些特征。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总喜欢选择一些心理上愿意接受的群体,将自己的态度c价值观和行为等等都与这些群体对照,并接受这些群体对自己的影响。这个过程离不开社会入际交往。比如,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身高达到170厘米的时候,他一定还会产生同龄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c自己在同龄群体中是高还是矮等等问题,而这必须和别人去交流才会获得答案。与他人比较,不仅限于自己生活周围的同龄人,我们有时也会与一些理想中的人进行比较,比如自己的父母c老师c英雄人物c青春偶像等,比较之后往往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与他人比较并不是最理想的了解自己的方法,因为别人不一定完全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或者心存偏见,其评价也不一定正确c客观c公平。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会形成不恰当的自我概念和不良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做法是,既要与别人相比以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又要与自己相比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如此这般,我们才会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合群需要
个体的合群需要也是产生人际交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