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7章 一个监狱看守(2)(第3/4页)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成功即位。

    这件事不但加深了王安对汪文言的信任,还让东林党人第一次认清了这个编外公务员c江湖混混的实力。

    继杨涟之后,东林党的几位领导,大学士刘一璟c韩爌,尚书周嘉谟,御史左光斗等人,都和汪文言拉上了关系。

    就这样,汪文言加深了与东林党的联系,并最终成为了东林党的一员——瞎子都看得出,新皇帝要即位了,东林党要发达了。

    但当他真正踏入政治中枢的时候,才发现,局势远不像他想象的那么乐观。

    当时明光宗已经去世,虽说新皇帝也是东林党捧上去的,但三党势力依然很大,以首辅方从哲为首的浙党c以山东人给事中亓诗教为首的齐党,和以湖广人官应震c吴亮嗣为首的楚党,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三党的核心是浙党,此党的创始人是前任首辅沈一贯,一贯善于拉帮结派。后来的接班人c现任首辅方从哲充分发扬了这一精神,几十年下来,朝廷内外,浙党遍布。

    齐党和楚党也不简单,这两个党派的创始人和成员基本上都是言官,不是给事中,就是御史,看上去级别不高,能量却不小,类似于今天的媒体舆论,动不动就上疏弹劾,兴风作浪。

    三党分工配合,通力协作,极不好惹,东林党虽有皇帝在手,明里暗里斗过几次,也没能搞定。

    关键时刻,汪文言出场了。

    在仔细分析了敌我形势后,汪文言判定,以目前东林党的实力,就算和对方死拼,也只能死,没得拼。

    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东林党的这帮大爷都是进士出身,个个都牛得不行,进了朝廷就人五人六,谁都瞧不上谁,看你不顺眼也不客套,恨不得操板砖上去就拍。

    汪文言认为,这是不对的,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必须转变观念。由于汪先生之前在基层工作,从端茶倒水提包拍马开始,一直相当低调,相当能忍,所以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要会来事,朋友和敌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秉持着这一理念,他拟订了一个计划,并开始寻找一个恰当的人选。

    很快,他就找到了这个人——梅之焕。梅之焕,字彬父,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选为庶吉士。后任吏科给事中。此人出身名门,文武双全,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朝廷阅兵,他骑匹马,没打招呼,稀里糊涂就跑了进去,又稀里糊涂地要走。阅兵的人不干,告诉他,你要不露一手,今天就别想走。梅之焕二话不说,拿起弓就射,九发九中。射完啥也不说,摆了个特别酷的动作,就走人了(长揖上马而去)。除上述优点外,这人还特有正义感,东厂坑人,他就骂东厂,沈一贯结党,他就骂沈一贯,是个相当强硬的人。但汪文言之所以找到这位仁兄,不是因为他会射箭c很正直,而是因为他的籍贯。

    梅之焕,是湖广人,具体地说,是湖北麻城人。明代官场里,最重要的两大关系,就是师生c老乡。一个地方出来的,都到京城来混饭吃,老乡关系一攀,就是兄弟了。所以自打进入朝廷,梅之焕认识的,大都是楚党成员。

    可这人偏偏是个东林党。有着坚定的东林党背景,又与楚党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好,这正是那个计划所需要的人。

    汪文言认为,遇到敌人,直接硬干是不对的,在操起板砖之前,应该先让他自己绊一跤。

    三党是不好下手的,只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把三党变成两党,就好下手了。在仔细衡量利弊后,他选择了楚党。因为在不久之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虽然张居正大人已经死去多年,却依然被人怀念,于是朝中有人提议,要把这位大人从坟里再掘出来,修理一顿。

    这个建议的提出,充分说明朝廷里有一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