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何为明主(第2/3页)  寒门贵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失在显阳殿后。

    马蹄阵阵,黑压压的部曲拥着太子和衡阳王出现在殿前的宽阔广场,安子道整了整衣襟,端坐如廷议时,淡然看着太子骑着马,慢慢走上前。

    “麟儿,好手段。连朕最器重的司隶校尉都和你狼狈为奸,父皇这次输的不亏,输的心服口服!”

    这声麟儿真是无限心酸,无限讥嘲,配合极少自称的朕,让人唏嘘不已。安子道对太子自幼宠爱有加,东宫二率未裁撤前甲兵过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历朝历代绝无仅有。若不是因北伐意见不一导致两人生了嫌隙,一个想要废太子,一个想要纂帝位,何来今日的父子成仇,兵戎相见?

    “父皇!”

    太子没有下马,居高临下的望着这个曾经在他心目中比天还要高大威武的父亲,眼神里透着几分难以言述的快意,道:“不是儿臣好手段,而是父皇年老昏聩,只知宠信奸佞、滥杀无辜,如萧校尉这样的肱骨忠臣,自然择明主而栖!”

    萧勋站在远处,望着满面尘灰,衣衫破损的安子道,默然无语。

    说两人狼狈为奸其实冤枉了萧勋,他和太子之间并没有安子道认为的那么紧密。起初只不过是政治投机,为太子提供点资源便利,做点东宫不方便出面做的黑活,再封锁一些不太正面的消息免得传入皇帝耳中。

    除此之外,两人的交往并不多!

    毕竟是储君,提前赚点印象分,为家族日后的发展结个善缘。但这样的交往必须瞒着安子道,要不然皇帝还没死呢,就急着另找靠山,那是自取灭亡之道。

    直到白贼之乱,萧玉树立不世之功,却功高不赏,反而差点获罪,萧勋对安子道彻底失望,开始积极襄助太子。期间太子多次储位动摇,萧勋暗地里出了不少力气,间接影响了安子道废储的决心,要不然岂能运气那么好,次次逢凶化吉?

    萧勋并不喜太子的为人,甚至有些鄙夷,可若是支持安子道废储,然后去投靠新立的储君,对他和萧氏而言,不算是更好的选择。太子作了二十多年储君,实力雄厚,不是单单废储就能彻底清除他在朝野之间的影响力。等新储君上位,势单力薄,皇帝曾杀了先帝留给他的四个辅国大臣,亲身经历过所谓辅国的掣肘和强势,晚年又猜忌过甚,必然不会让新君重蹈覆车,驾崩之前,肯定要为新君扫平障碍,权力极大的司隶府,不出意外,将是第一个被开刀的对象。

    与其这样等死,还不如搏一搏,太子若有胆子通过非正常途径登基,只能更加倚重萧勋为他压制异己,掌控中军,稳定政局,萧氏定当权倾朝野,一举压过袁柳庾三姓,成为楚国皇室之外的最大的门阀。

    这是多少代人的梦想?

    萧勋不需要考虑失败的后果,比起成功可能得到的收益,失败的风险完全可以抛之脑后!

    富贵险中求,前怕狼后怕虎,什么事也干不成!

    然而今夜发难,从时间上讲,还是太急躁了些。萧勋这段时日利用司隶府的特权切断了皇帝的耳目,掩护天师道和沈氏的兵马潜入金陵附近,在他的计划里,最好先探明安子道的病情,若真的痊愈,又执意废太子,那时再反也不迟。

    造反,也有造反的路数,比如给安子道下毒,或者秘密刺杀,逼宫只是下策。谁知巫蛊玉像突然爆发,安子道连夜废黜太子,更怪的是,他在接到安子道召见的消息时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太子那边却仿佛早有准备,没有通知他就和沈穆之一道举兵围了台城。

    萧勋并不知道太子在含章殿前偷偷埋了巫蛊玉像,若是知道,无论如何也要把一干知情人等全部处死。结果就是皇帝匆匆,太子惶惶,在都没有准备好的前提下发生了这场宫廷叛乱,双方死伤惨重,堪称两败俱伤。

    “择明主而栖?”安子道叹了口气,道:“休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