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节 食品,非药品(第2/4页)  虎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首席健康顾问”。
    老人们很容易被这些头衔唬住。
    刘文玲却不会。也对此嗤之以鼻。
    中央首长的首席健康顾问?
    吹吧!
    要真有那种本事怎么可能来到这种小地方帮着一家毫无名气的企业做产品宣传?
    卖药的这帮人开始打散上门走访。
    有一天刘文玲回家看到李玉珠坐在椅子上与母亲亲热地拉着家常。
    这女人嘴甜大娘阿姨叫个不停还带来两把干面条做礼物。
    刘文玲当时没在意毕竟自己要上班平时忙还得照顾孩子总不能每天都往娘家跑。
    母亲后来打电话告诉她李玉珠每天都会过来陪自己说说话礼物也从未断过。有时候是一盒鸡蛋有时候是新鲜时蔬或者一小瓶香油……
    再后来她就变成了母亲的干女儿。
    刘文玲心里其实很不高兴却无可奈何。她对母亲说过很多次:不要让来路不明的人进家。可母亲就是不听口口声声:“人家小李多好啊!看我无聊就过来陪我说话解闷每次来都带着东西。你是我亲生的一个星期才来一次。我收个干女儿怎么了?犯了哪条王法?”
    刘文玲被说得哑口无言。
    再后来母亲开始花钱买“延寿丹”。
    一盒、两盒、三盒……
    一箱、两箱、三箱……
    花销也日渐增长从起初的几百块到后来一次几千、上万。
    “延寿丹”这东西包装精美很大的一个盒子拆开里面是细腻的黄稠垫底白色药丸如工艺品般卡在凹槽中间底下垫着泡沫看起来古色古香。
    李玉珠一直告诉母亲:吃了这个就能益寿延年稳稳当当活到一百岁。
    刘文玲知道她在撒谎。
    与几十年前比较起来现在的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广泛。从前是纸媒的天下。报纸杂志为主导辅以电视和广播。
    现在社会信息来源主要依靠智能手机进行传播。
    年轻人与老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正确信息的认知与识别。
    刘文玲知道李玉珠在搞传销。
    她不想惹事也不想与李玉珠有任何瓜葛。她只想把母亲从这个坑里捞出来过上正常的生活。
    然而太晚了。
    母亲已经被洗脑固执认为吃了“延寿丹”就能长寿。
    今天母亲带着银行卡过来买药。
    刘文玲闻讯赶了过来这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
    附近围观的人议论纷纷。
    “这到底是什么药啊卖那么贵?一盒六百八十八赶得上我家好几个月买米的钱了。”
    “这药其实没什么效果纯粹就是吃个自我安慰。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就算你愿意花钱也得看索命的小鬼收不收啊!”
    “是不是真的有用暂且不说就那女的药店老板那态度我觉得就不对头。买不买是人家的家事你死皮赖脸凑上去喊老太太“干妈”我觉得这事就有问题。凭什么啊!我就不相信现在有谁能把一个外人当做亲戚而且还是口口声声喊“妈”。要不是为了钱鬼才愿意这样做。”
    “就是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当着别人老娘骂别人女儿偏偏这当妈的也糊涂……唉老了都变傻了。”
    “几万块钱买什么吃不好非得买这个?延寿丹……呵呵这名字一听就像假的。”
    “这应该不会假吧!六百八十八那么贵。好东西都贵假货才便宜。”
    虎平涛走到人群外面拿出电话拨打辖区街道办事处的电话请质检和食品部门的人来到现场。
    这事不归警察管属于食品安监、药监的管辖范围。
    打完电话他走进人群站在李玉珠和刘文玲中间注视着前者抬手指了一下摆在店门外的广告牌淡淡地问:“你这是卖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