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3章 那个女儿(第2/2页)  踏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等到女儿出生时他们换了孩子。
    做父母的如何能不牵挂亲儿?
    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他们就只能忍住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女儿寻一户可靠的好人家。
    而后一年又一年……
    林宣病故她把巧玉带回身边她与长公主、林芷一起等待念之长大长大到他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去做选择的时候……
    “他是自己弄明白的”老夫人道“可能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吧。他自己弄清楚想透彻然后走下去。”
    巧玉一直没有开口。
    正如她自己说的她很认真地在听老夫人的讲述。
    这段尘封了二十多年的旧事里有太多的人太多的抉择。
    她不是不能理解他们的选择。
    她长在相对宽裕的民间家庭但她的祖母、父母都经历了乱世他们会回忆很多旧年苦痛。
    进府之后她从嬷嬷们口中了解了定国公府。
    建过的功业付出的鲜血。
    她不懂朝堂上这样那样的事可她明白什么是骁勇、什么是忠义。
    如果她不是故事里那个女儿她一定会鼓掌、会赞叹为这份高义、奋勇、孜孜不辍。
    可她是啊。
    她是那个女儿。
    她感受到的是痛苦与无奈。
    这种情感并不是来自她的内心而是老夫人的内心。
    明明老夫人想表达的仅仅是对她的“愧疚”可她感觉到的是老夫人想要藏起来的真心。
    这就是母女吧……
    痛苦也好、无奈也罢来自于当年老夫人自己的选择。
    老夫人想自己扛着绝不想把压力给到她。
    哪怕是无意识的。
    可是她们是母女啊。
    心连着心。
    她又岂会不懂?
    她是故事里的那个女儿所以在赞叹之余她也会难过会痛心。
    在她什么都不知道的童年岁月里母亲是如何独自品尝着对她的思念呢?
    当年的决定是迫不得已。
    两个襁褓里的孩子根本没有置喙的余地。
    现在不同了。
    国公爷、皇太孙他选择迎难而上。
    那她也不想落后。
    “奴婢还没有想得很明白”巧玉整理着思路坦率地实话实说“不是不信也不是怪谁而是奴婢、奴婢很彷徨……可是奴婢会继续想也相信自己很很快理顺适应起来……”
    不能做缩头乌龟。
    不能捂住眼睛与耳朵。
    她有很好的祖母与父母。
    没有血缘但教养不区分血缘。
    国公府的姑娘也好镖师家的女儿也罢立足人世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她得对得起祖母与养父母的教导。
    她也得对得起亲生父母他们无法亲自养育她可他们给她挑了最最好的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