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谁的儿子(第2/2页)  踏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嫁给鳏夫赵挥做填房。
    这种利益交换在乱世之中太常见了。
    “就是现在的皇太后那时她还年轻对吴王与长公主很是关心继母与继子女的关系极其融洽”永宁侯叹道“就算她生下了儿子依旧很公正。”
    再之后赵挥建朝大周追原配闻氏为后也立了颜氏。
    同时太子之位落在了赵临身上。
    皇后、太子、长公主、二皇子赵隶几人的亲近关系依然如旧。
    起码在那个时候他们所有人都是这么看的。
    “吴王善战且身先士卒回回亲征”回忆起先太子彼时风采秦胤感慨万千“你说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行他和林宣拜把子兄弟朝廷现在南面的两州六府就是他们两人一年时间打下来的。”
    会打仗这在乱世是本事可彼时建朝了太子长时间不在京中出征在外朝堂上难免有话要说。
    太危险了。
    那可是太子殿下若在战场上出了什么状况如何是好?
    赵临不听这些他说人有长处、亦有短处他擅长进攻杀敌却不擅长内政开拓京中有父皇在、有太傅等精通此道的大臣在就足够了。
    “徐太傅劝过吴王很多次劝不进也就随他了”秦胤摇了摇头“徐太傅后来说过吴王有自知之明在内政上他确实不如他的弟弟有天分。这也造成了臣子之间分了两派”
    这一点不用祖父细说秦鸾自能体会。
    一众战场上厮杀过来的武将信任太子强者为尊。
    而文臣们更推崇赵隶。
    “建隆五年先帝病重”秦胤深吸了一口气“吴王与皇上往泰山祈福吴王在山道上坠马伤重不治。”
    “吴王坠马是意外还是”秦鸾问。
    永宁侯摇了摇头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往下说。
    “林宣当时并未上山知道上头出了事才急匆匆赶去”秦胤道“他抵达时吴王还剩一口气这一点随行之人都能证明。消息传回来后朝中有人质疑吴王坠马缘由但从泰山回来的人都说吴王临终前并未提过且林宣一力支持皇上。”
    因着林宣的身份以及与先太子的交情那些质疑声才散了。
    只是没有人知道太子妃的下落。
    身怀六甲的太子妃不见踪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