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四十二章 “佐命”的第一批班底(第2/3页)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内搜寻。”
    李彦脑海中的【思维殿堂】将智慧主教的鬼道化身出场时的一举一动全部复刻还原再对比吕师囊率众进攻开封府衙的那夜心中已经有了数:“无妨此人跑不掉我们走!”
    “这女子既然不是智慧主教而是受害的可怜人将她安葬了吧!”
    公孙昭想了想掠到屋内撕下帘布回到后院将女子尸体裹住然后跃过墙面一路跟着往北而去。
    途中公孙昭寻了个地方洞云子施法挖坑将女子的尸体安葬李彦默默点头等候片刻继续往前掠去。
    到了遥遥能望见皇宫的铁薛楼位置一人已经在至今还在关门的酒楼上等待多时听到动静转过身来先是对李彦行礼:“前辈!”
    然后仔细辨认了一下露出又惊又喜之色:“可是公孙判官?”
    公孙昭见他一副学子打扮点了点头道:“是我。”
    那人道:“在下朱武久仰公孙判官不畏权贵秉公办桉若是公孙判官还在太学桉或许就不必闹到如今这般地步了……”
    公孙昭也了解过前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太学桉叹了口气:“阁下高看我了很多事情我都束手束脚难以为无辜者伸冤至今所做最畅快的莫过于扫平无忧洞却非我的功劳而是另一位能人相助。”
    朱武其实也很清楚凡事都靠一位判官是很荒谬的事情但在这个世道公孙昭这样纯粹的好官已是难得他由衷地拱了拱手为对方平安无事感到欣喜更为这位能出现在己方阵营里充满了干劲。
    洞云子则询问道:“前辈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李彦开口第一句话就是石破天惊般的消息:“明尊教要寻我是因为我手中有向太后要废逆子赵佶的衣带诏。”
    三人齐齐动容:“如此一来我们就是奉诏讨贼名正言顺?”
    李彦摇头:“向太后废的是赵佶维护的是整个赵宋朝廷所谓名正言顺也是在承认赵宋统治的基础衣带诏有用却不是这么用。”
    洞云子低声道:“这样不好么?废了一位无道昏君择一位英明圣主继位或可开创盛世?”
    李彦道:“开创盛世非天子一人之力可为赵宋历代天子均非无能之辈更有名臣辈出尽力辅左为何世道沉沦军队疲弊士族狂欢乱象已现?”
    三人都露出思索的表情。
    北宋确实是一个很奇特的时期古代国家衰败天子总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但北宋从宋太祖开始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每一代皇帝确实有不少值得诟病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代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没有一个昏君。
    即便是那只在位了四年的宋英宗都是个很有手段的皇帝到了如今后世人人唾弃的赵佶历史上也奋发图强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就像是汉灵帝继位之初发现不行后才开始摆烂了。
    既然历代皇帝并不是昏君又不乏文臣武将却还造成如今的局面为什么?
    答桉很简单赵宋的问题根本就不在于官家而在于文武严重失衡的朝堂在于整个国家的根基制度。
    不必找诸如五代乱象得位不正之类的具体原因因为事实已经摆在这里李彦掷地有声的话语响起:“我的目标从来不只是让无道昏君赵佶下台而是重开日月再造乾坤唯有建立新朝才能将如今腐朽的朝堂风气一举扫清!”
    公孙昭目露坚定之色第一个附和:“前辈所言极是赵宋无道当建新朝!”
    洞云子想到师父让他重新下山隐隐有了醒悟:“贫道愿追随前辈!”
    朱武态度同样坚定如他这般出身贫寒的太学生更能体会到如今世道对于百姓的压迫只是觉得十分歉然这段时间光顾学习了:“前辈让我所选的潜龙我……至今还没有寻到合适的人选……”
    “潜龙?”
    公孙昭和洞云子纷纷侧目然后觉得这确实是个难题。
    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更别提开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