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9章 移民实边(第2/2页)  炮灰女配大翻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姐姐竟然报名了参加了朝廷的移民实边
    大楚朝跟北边的大晋打了好几年的仗,夺下了几座城池,只是那边天气苦寒,本朝百姓又都留恋故土,不愿迁徙。
    朝廷虽然在各个州县都设了移民实边的报名点,但平时真是门可罗雀,基本上没有几个良民会去报名。
    所以各地的州官c县官,为了完成任务,往往要从官牙手里,买些奴籍的人口来充数。更有甚者,有些县官会将一些犯了重罪的犯人,发配过去。
    像秦孟真这样,出身清白,竟然主动报名的,还是个年仅十四岁的女子,实在是太罕见了秦孟真再一次成了县城里热门话题。
    秦
    家人与陈家人此时才知道,原来她说要走,竟然是真的要走。
    秦孟真在整个长安县的热议之中,又在县里待了不到一旬。
    在此期间,秦孟真传授了秦虎子和韩小七几道密制腌渍小菜的做法。
    用本地产的很常见的时令蔬菜为原料,做法简单,配方独特,美味可口。不管是自家吃,还是赠送亲友,或者拿出去做个小生意,都很能拿得出手。
    此外,秦孟真还给经常送她礼物的几家店铺,送了几样调味料的秘方。给梁婆子结算了工钱和赏钱。给自己住的小院儿,结算了房租。
    诸事办妥,秦孟真便包袱款款地带上了自己的一些随身物品,启程去了北地边境青川府。
    作为第一批自发响应号召的移民,又拿得出真金白银来开路,最关键的是,她本人还武力值超群,十分能打
    秦孟真在青川府的生活,过的轻松写意,甚至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从一家开在自家院子里的小作坊开始,一步一步缓缓扩张,做成了北地最大的织工坊。
    工坊开了一家又一家,遍布青川府与它下面十三个县城。
    十三个县城下面那一百多个镇子,每个镇上,都有“秦娘子织工坊”的蚕茧收购点。人口比较多的大镇上,甚至还不止一家。
    这些采购点,一年四季都在收购桑蚕丝与棉花之类的原料。各个工坊里,又请了许多本地女工来做活儿。
    可以说,秦娘子织工坊的存在,极大地改善了青川府大部分民众的生活条件。
    除此之外,秦孟真还在每个镇上建立起了织工学堂,供织工与织工家的家属和孩子,学习认字与打算盘。
    还在青川府建立了慈幼院c慈济堂c普济馆。
    慈幼院收养无父无母的孤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