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7章 钓鱼(第2/3页)  终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夫又起复制置沿江再到这次蒙虏来犯”
    李瑕明白吴潜说这些并非是炫耀政绩。
    是真的在传授为官之道。
    来临安之前李瑕收集了很多关于朝廷官员的见闻在行船时反复查阅。
    本是为了打探情报但他却有一个很深的感触。
    李瑕以往有一份傲气认为凭借后世人的阅历一定能治理好川蜀。
    但认真了解之后他才明白自己狂妄到了何等地步。
    只说整顿楮币之事。
    朝廷纸币大量超发若让李瑕来处理无非要将纸币与金银挂钩。
    他知道金本位、银本位、信用本位知道储备金
    还以为当世唯他一人知道这些道理。
    但等真正看到吴潜当时的策章李瑕才明白若让自己这个举世无双的大才施手整顿楮币权力越大、国越早亡。
    朝廷根本没有足够的金银兑换民间纸币一旦放开才叫民怨沸腾地崩山摧。
    吴潜不知储备金?
    除金银之外吴潜以货品、盐钞、度牒、和籴为储备他整顿楮币要考虑到达官贵胄、商贾、平民每个阶层的利益、作用。
    要考虑到大宋吏治之腐朽、积弊之深。
    朝廷根本不是不知储备金的道理而是要把一分钱掰成了十份用维持住这个既要抵抗强大外虏、又有无数蛀虫蚕食的王朝。
    李瑕连这百分之一的成效都做不到。
    这事从来都不是把钱币与储备金一挂勾就好。
    一挂勾宋廷根本无力支撑每年庞大的军费二十年前便亡国了。
    打翻重来似乎更简单。但宋廷能抗蒙二十余年一个新王朝若不懂治国能撑几年?就不会再有积弊?
    而论治国李瑕差了吴潜五十年的经验。
    多了七百余年的学识?
    最怕的就是只懂些皮毛而自诩高明不知“时弊”二字为祸之甚比奸党还深百倍。
    这便如写诗词李瑕能抄几首成诗唬一唬时人却永不能真与吴潜这个词坛大宗师比。
    不是所有事都可如此作比喻但为官施政是如此。
    “为官之道不在于圣眷。”吴潜缓缓道“官家之所以恶我因我所忠者实为大宋社稷而不止于官家。然官家之所以用我只因我施政之能此理你可明白?”
    李瑕应道:“明白此次回朝愿学施政之能、为国家尽忠。右相知兵、知政、知经济饶相公知农此皆我良师。”
    “很好老夫还怕你一心只学贾似道之权谋。”吴潜闭上眼叹道。
    “不敢。”
    “想起方才要说什么了老夫去相之日不远矣唯愿定下国本再无牵挂你可愿辞官随老夫归乡读书?”
    “辜”
    吴潜抬了抬手示意李瑕不要立即回答。
    “先前说过你吞了太多饵肚中有太多钩子。老夫可来助你将这些钩子化了化为学识、为官之道、施政之能。你切莫心忧官位宦海波涛汹涌必有沉浮。鲸沉于底终有一跃而出之时”
    吴潜的声音很苍老语调很慢。
    他知道李瑕如今的处境。
    这些话意思是扳倒忠王李墉会死但他愿意保李瑕性命助李瑕积淀直到新君登基。
    “时日无多矣。”
    吴潜又叹了一声喃喃道:“老夫行将就木若社稷再有危难老夫不会再次起复但又还能起复总该有人能保社稷山河望你能明白此言之意。”
    李瑕应道:“晚辈明白右相一心社稷。”
    “那何必还称右相?”
    “贾相公曾劝我科举入仕他保我于他之后宰执天下。但不知右相之意与贾相公有何区别?”
    “因你那点本事还救不了社稷。”
    吴潜道:“老夫也急风雨飘摇社稷急待明君良相然欲速则不达良相亦需多磨砺。贾似道眼力不差与老夫所见相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