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0 御前博弈(第1/2页)  重生之将军王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日早朝时,站在百官之首的太子颜稷安在众臣皆奏报无事之后,走出了队列,跪于颜帝面前,痛心疾首的呈报了“李闻歌”冤案,并将此案交由顺天府彻查,结果意外牵扯出赵家在白石镇暗囤私兵之事的来龙去脉悉数道出来。
    因为颜稷安此前一直受颜稷泰的蒙骗,觉得自己的这个四弟一心辅佐自己,从无二心,作为兄长,他也是发自内心的关怀颜稷泰,却不想身边这个围绕着的人,竟然一直是这么个狼子野心的。所以此番呈奏,他是真正的愤怒c不敢置信,说到动情处,几乎是咬牙切齿了。
    颜帝坐在龙椅上,殿外正是好春光,和煦的阳光从窗子穿透进来,在窗沿下洒出一片亮目的光圈。他眯着眼睛看着,想到自己当年与何莲君初见时,也是这样晴好的天气,也是这样明亮的阳光,她垂首坐在窗边,手中捧着一卷古籍看的忘神,连他走到了她面前,挡住了阳光,她竟都浑然不觉。
    那是他真心爱上的女子,她也回报以纯洁无暇的爱。
    不像这宫里的这些女人,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被送进宫来,扛着祖宗传宗接代的责任,生下子嗣,勾心斗角着,汲汲营营的,想要争夺他坐着的皇位,不择手段,不顾伦常。
    颜稷安呈述完,好一会儿,却发现颜帝只是安静的坐在皇位上,目光飘渺,不知道在看向何处,面上也没什么深情,看不出是喜是怒。他的一颗激动的心,忽然就像被浇了冷水,“噗滋”着,忐忑了起来。
    “父皇”
    颜帝的目光,徐徐转到了颜稷安身上。
    “既有此事,那便把相关人等,都带上来,当着这满朝文武面前,审个明白吧。”颜帝缓缓的开口。
    颜稷安感受到了颜帝话里的冷意,可他此时,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这件事,他必须插手到底,必须将那狼子野心的家伙扳倒,让其再无翻身余地。
    白石镇县令c赵家在白石镇的远房家仆c私兵统领等悉数被押解上殿。顺天府尹领着李闻歌跟随在侧一并上殿来。
    颜稷安能上殿呈奏,这些事自然早做了安排。
    人证c物证皆有,此事铁板钉钉,无从置喙。
    大臣们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本就支持太子党的诸位臣子们,更是乌泱泱跪倒一片,痛陈赵家包藏祸心,请皇上重惩。
    赵家在前朝并无重臣,唯独在后宫有一位妃位主子,颜帝册封为良妃,并育有一子,正是颜稷泰。
    良妃闺名赵启月,娘家是远在南环边境的当地氏族。最初赵家在本地不过是商贾出生,经过上百年的盘桓发展,财力和势力得到了稳固,之后又通过朝廷的选秀,将赵启月送进宫来,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秀女,爬到妃位,才真正的雄踞了当地。
    但赵启月在后宫并不太受宠,所以聪明的她依附了皇后,又在诞下颜稷泰后,不再争宠,转而潜心修佛,所以赵家在前朝爬的也颇为艰辛,宗族子弟近些年有下场科考后从官的,但都处在上升阶段,能进入朝堂的,一人也无。
    正是因为赵家在前朝后宫都看着软弱好欺负,所以皇后和太子也从来没有将他们当做真正的对手。比起赵家,背靠秦家的秦贵妃和二皇子颜稷和,甚至贤妃和年幼的六皇子,都是更值得警惕的。
    结果现在却发现,这看着最柔弱好欺负的,竟然是个最有野心的。
    颜帝扫了朝堂上乌压压的人群,道:“这人证物证都在了,那就去把良妃c四皇子也叫来吧。”
    “奴才这便去请。”安顺领了命,快速的退出殿去传人。
    不多时,殿外便传来了颜稷泰的告罪声:“父皇,儿臣特前来负荆请罪。”
    伴随着喊声,便见殿外一人着白色素袍,身背荆棘条,以膝盖代步,一步一叩首的跪进殿来。这人正是颜稷泰。
    颜稷安瞧见颜稷泰这做派,心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