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九章 冲击(第2/2页)  大明征服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然而然的就会想去做工,这是难以避免的。
    各家各户只想着种几亩地能够保证自己一家的口粮,或者甚至连地都不愿意去种,想要凭借做工得来的银子去购买粮食,如此一来,土地便会荒芜”
    朱厚照连忙打住道:“得,得,你可千万别说了,说的咱脑壳疼,直接点,你告诉咱遇到这事咋解决就行了,毕竟大武朝人口更少,土地可不少,要是也给咱来这一出,咱不疯,你侄子也得疯”
    “这事吧,其实在当前也不复杂,毕竟大明还有庞大的人口移民计划,移民越多,大明的人口压力就越小,需要的粮食自然也就越少,所以这事在二三十年内,就算工商业再如何发展,也不会对土地开垦产生太大冲击。
    至于大武,人口相
    对而言更少,土地更多,那么别说二三十年,就是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会有这方面的担忧。
    但有些事留给子孙没什么意思,因此在我看来要解决此弊,也不是没有办法。
    比如承包制,就是让百姓将自己名下的土地包出去,由承包商统一种植,那么承包商可以靠庞大的土地数量来赚钱,百姓也能从土地当中解脱出来,按照承包合同收取包田费,国家按照正常取值来收取赋税。
    这三点当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承包商,因为只有包田的这些大户能赚到银子,他们才会愿意去承包,要是赚不到钱或者赚的钱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去承包。
    而承包商的成本是什么?除了雇佣人力开垦c播种c施肥c灌溉c收割外,还有赋税和地租,现在的杂交稻一亩算五石的产量,按照一石的赋税,两石的地租,那就还剩下两石。
    也就是说这成本必须要控制在一石最多一石五以内,一亩田能有一石左右的收益,一千亩可就有一千石,我相信愿意承包的包田大户还是不会少的。
    但是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天灾,这个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对应的政策来保护包田大户的切身利益,否则遇到一次大灾就有可能血本无归,或者白吃几年的辛苦,谁还愿意承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