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四章 国子监炸了(第2/2页)  大明征服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咋觉得皇帝似乎不太希望杨廷和还朝?
    难道是觉得和他配合的更有默契?
    “臣遵旨”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一清也只能领旨。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
    “无事,臣等告退!”
    等到众臣退去,朱厚炜胸中一块巨石总算是落了地,科举改革迈出最为坚实的一步,儒家的根基松动了。
    想来飓风也要开始了
    飓风来了!
    杨一清等辅臣回到内阁之后,第一件事是由杨一清执笔给杨廷和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皇帝不肯下旨,内阁也不可能敢伪造圣旨,但
    是在信中表达一下皇帝期盼杨首辅还朝的意思还是很有必要的,至于杨廷和会不会卖账,那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梁储同样在拟文,拟的乃是科举改制之告示,儒家大臣的文采那是毋庸置疑的,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一挥而就,就跟吃饭喝水一般轻松惬意。
    很快这张告示就被张贴在了国子监的大门口!
    除了已经步入官场的读书人,这天底下聚集最多读书人的地方必然是国子监,哪怕是被皇帝大力扶持的燕京大学,至少在当前,这人数也没法和国子监相比。
    而国子监的监生只要能顺利毕业,那么就拥有进入官场的资格,但是绝大多数的监生都还是希望自己走科举出仕这条路的。
    因为监生出身之官员在官场上也是最不被重视的一类,升迁速度除非朝中有人,否则这辈子想要混到四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科举对于读书人的影响,很显然在国子监最能被体现的清清楚楚,将告诉贴在国子监门口,内阁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看看监生们的反应有多激烈!
    内阁说不过皇帝,也抗拒不了皇帝的意志,当然国子监肯定也抗拒不了,但是如果学生群情激奋,皇帝或多或少也要考虑一下影响。
    至于这影响之余会如何,内阁不去想,也不愿意去想,伺候嘉靖帝这位爷已经让内阁心力交瘁,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别的乱七八糟的破事。
    正如内阁想象的那样,告示一出,整个国子监炸了!
    就好像是一枚重磅炸弹扔进了人堆,顿时腥风血雨,血肉横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