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章 乡学建疏(第2/2页)  大明征服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尤其是大商,哪怕你再如何有钱,寻常百姓一边羡慕,一边还会在你背后吐口水,说你为富不仁,说你浑身铜臭。
    现在商贾捐学,造福于桑梓,这种质疑声必然会小很多,商贾们也不会拒绝这种行小善搏大名的机会,只不过他们平时或许会做做修桥铺路这一类的事,这可能是自发也可以是官府要求,只不过现在换成了建校,而施压的变成了朝廷罢了。
    抓住商贾逐利的心理,让他们知道天子有多重视兴学,让天底下的商人觉得有利可图才是根本。
    这个利可以是实打实的利,也可以是邀名的利。
    可要是觉得就如此简简单单便能将兴学办成功,未免想的也太简单了。
    王守仁自己可以秉承一颗公心,可以为了自己的理念不
    惜一切,也能为了天子的恩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衙门呢?
    巡学衙门筹建天下之学,这里面可以贪污腐化的地方太多了,如果仅仅只靠他一个人,估计累死都未必能完成天子的大业。
    在王守仁看来,天子以乡学为基,还是有些过于激进。
    如果让他来定兴学之策,那么他一定会以县学作为根基,至于乡学可以让各乡乡老c望族和大户去办。
    然而天子的意思是由大明的财政来主导完成兴学事,当今天子固然是财大气粗,可银子这么个花法,就算王守仁都觉得肝胆皆颤。
    大明朝才摆脱财政困境几天呐,就算天子捞银子的手段层出不穷,可将学舍落实到乡,也委实有些浪费了。
    当然,作为拥有全权的巡学使,王守仁自己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但是那样耗费的时间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要说是五年,恐怕就是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将乡学开遍天下。
    所以现在王守仁需要得到天子的旨意,这旨意就是让天子去让各乡筹建乡学,而巡学衙门的重心则放在县一级上面。
    如此一来,王守仁有把握让朝廷或者说天子内库不耗费一钱银子就把兴学之事给办妥!
    一念及此,王守仁落笔疾书道:“臣,王守仁乡学建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