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九十八章 生源(第2/2页)  大明征服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拿根树棍在粮食甚至土地上面练,有多艰苦,已是可见一斑
    不过听说皇帝的通州工业区内有专门的造纸车间,还有专门的印刷厂c制笔造墨厂,还鼓捣出了什么铅笔?
    王守仁在南直隶兴学,前前后后建了上两千所乡学,而这些乡学的书本都是通州印刷厂印制而成,笔墨自然也是通州提供,值得一提的是听说通州的造纸厂改良了造纸术,不但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产量,而且造出来的纸不但柔韧而且白皙
    只可惜这纸市面上没的卖,皇帝也没赐予过臣下,因此杨慎并未见过。
    “杨祭酒觉得开办这燕京大学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生源!”杨慎毫不犹豫的回答。
    朱厚炜笑道:“不错,就是生源,京城富户不少,达官显贵更是云集,真正供应不起孩子读书的百姓不会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因此免费学制不可能如贫苦地区那样具有吸引力。
    对于如今的大明百姓而言,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走读书科举之路,那么自然要学四书读五经,能做一手的锦绣文章,可杂学?
    杂学学好了可以从商,可以从医,可以从匠等等,很显然不会具备太大的吸引力。
    不过这些朕早就想到了,也已经安排锦衣卫去民间搜罗,至少小学部的生源不会成问题,至于中学部
    大明的读书人不在少数,科举无望,蹉跎岁月的学子也不少,选择合适年龄的读书人入中学部,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去学习经典和格物,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
    至于高学部,那些考了十几二十年都考不中秀才的童生就是生源,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已经不是科举,而是生存,是活下去,那么朕召集这类童生去学习一技之长,多个谋生的手段,他们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至于大学那是数年之后的事,到时候朕自有章程。”
    “微臣明白了。”杨慎感叹道:“陛下睿智如渊如海,微臣感佩之至。”
    “去吧,生源朕会安排,爱卿只需要按部就班,按照册子上的办学宗旨去办,燕京大学终有一天会屹立在文坛之巅,成为大明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
    “臣告退!”杨慎躬身而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