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1章 封爵(第2/2页)  大明征服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一点确实有些不妥,但是朱寿是谁?
    人家是正德皇帝!
    别说卫新只是公爵,就算他是亲王又如何!
    难道卫新还敢跟朱厚照呲毛?
    只不过这一点不方便公示出来罢了。
    朱厚炜最终执意封卫新为木阳郡公,满朝上下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之所以这么痛快,很大原因是因为内阁没有死扛到底,对于今上强军之决心,满朝没有任何人比内阁更清楚,七老也知道天子此举是为了收拢天下将心。
    这是大势,任何想要阻挡这股大势的官员都会被其一脚狠狠踢开,绝无任何转圜的余地。
    嘉靖帝之所以要强军,很显然绝对不仅仅只是为了肃清北患和境内盗匪流寇那么简单,
    天子的目的是开疆拓土!
    如今大明内无大灾,国库充裕,内库更是金山银海,足以让大明发动几次声势浩大的对外战争。
    开疆拓土可不光是武将的追求,对于文官而言同样也是,为什么?
    对外战争,尤其是举国之力的战争对于国力的要求极其苛刻,没有文官治理天下,让大明的国力拥有雄厚的资本,谈战争?
    当初的大隋如果不是隋炀帝为了削弱门阀从而数次发动高句丽之战,大隋的国力就不会被拖垮,那么历史上或许就不会有盛唐!
    文官确实不喜欢战争,因为战争如果上升到开疆拓土这个层次,而且还真的成功了的话,那么就必然会形成新的军功集团,从而对文官群体的利益形成巨大的冲击。
    但是文官又不排斥战争,好大喜功的可不光是武将,文官最想的就是青史留名,要是在自己当朝执政阶段,大明对外战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疑说明文官治政有效,那么在史书之上自然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这也有前提,这个前提是让文官督师领兵。
    在文官看来,自己人领兵能够最大限度上去抑制武将拥兵自重,而且还能削弱武将的功劳!
    至于战败?那是武将不听号令,和文官有什么关系?
    败了没有太大的责任,武将的嘴永远说不过文人,最后只能背锅,胜了则是天大的功劳,文官又不是圣贤,谁不想从战功里面分上最大一杯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