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60【反了算了】(第1/2页)  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河口码头。
    费元禄亲自打开舱门殷切道:“蔡督学请登岸!”
    蔡懋德非常谦虚微笑道:“不敢当长幼有序费前辈先请。”
    提学道又名:督学、学政。
    若由按察副使充任便叫“提学副使”。若由按察佥事充任则称“提学佥事”。
    这些五花八门的称呼其实都指同一个官职——省教育厅长。
    蔡懋德身为江西提学道这几年被人恨得牙痒痒。因为他不贪财科举不让作弊搞得许多富家子弟有钱都买不到秀才功名。
    而且此人神出鬼没只带一个长随就敢满江西乱跑暗中调查各州县的学风。
    前些日子来到铅山在县学走访半天终于有秀才把他认出来。新任知县郑伦连忙跑来伺候结果扑一个空蔡懋德凭吊辛弃疾去了。
    “人杰地灵含珠山果然好所在。”蔡懋德遥望山岭道。
    费元禄连忙说:“尚缺大儒执教若督学能在山中开讲书院士子必定大有长进。”
    蔡懋德微笑道:“含珠山文脉充沛吾不过班门弄斧而已。”
    两人结伴前行身后又有数人跟随。
    其中一人体格健壮腰悬长剑背负书箱似是蔡懋德的亲随。
    上山途中蔡懋德突然问道:“含珠书院的学生对朝廷取消优免是何反应?”
    费元禄回答说:“国朝优待士人二百余年如今太仓钱粮不济士子自当为国分忧。”
    答非所问蔡懋德懒得再问。
    来到书院门口门侧院墙贴着一张纸。
    蔡懋德走过去查看顿时表情古怪问道:“天下之人生而平等这是书院哪位大儒的杰作?”
    费元禄回答道:“一狂妄童生所为已然引起公愤。朝廷不因言获罪书院亦当如此也。老朽打算明日举行辩会令此童生与书院师生辩论。若他败了便责其改正不得再有异谈怪论。若他能驳倒满院师生自为神童之流大可放任其发展。”
    “此法甚好吾当一观。”蔡懋德对此颇感兴趣。
    费元禄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即打蛇上棍:“此事虽荒诞却也实属罕见督学可否作文以记之?”
    蔡懋德猛然转身似笑非笑的盯着费元禄。
    费元禄比他年长二十多岁满头白发皱纹纵横此刻一脸讨好眼神里还带着哀求。
    蔡懋德心头一软叹息道:“罢了便写一篇。“
    费元禄整理衣襟端正作揖。
    这篇文章很重要出自提学副使之手辩论话题又具有争议性定然能让含珠书院名声大振。
    同时还另有深意牵扯到前人的恩怨。
    王阳明的父亲叫王华费宏是王华的门生。费宏的堂弟费寀是娄谅的孙女婿而王阳明又是娄谅的学生。
    宁王之乱王阳明带着费宏一起把宁王给干翻。
    在人格上费宏对王阳明推崇备至。在学术上费宏对王阳明非常抵触。在政治上费宏对王阳明坚决打压。
    双方矛盾起于对宁王的处置即应该把俘虏交给谁。
    后来费宏阻止王阳明复出又压着不给王阳明升官。王阳明死前八个月费宏主动示好双方表面上达成和解。
    因为这些王阳明的徒子徒孙一直不待见铅山费氏。
    如果蔡懋德能给含珠书院写文章就意味着他这一派接纳费家。
    得到肯定回答费元禄高兴道:“督学请进。”
    “请。”蔡懋德不再推辞。
    时过境迁前辈恩怨早已淡薄二人携手跨过书院大门。
    后面那个佩剑之人却没有立即跟上而是仔细阅读墙壁上的文章。时而微笑时而皱眉最后若有所思。
    此人名叫朱之瑜是来自余姚的秀才。
    却说费、蔡二人进了书院迎面便撞上一拨学生。
    “见过山长!”学生们纷纷行礼。
    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