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域外逃亡(第2/3页)  赤阳墨帜玄武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己已经再无生还可能,而让他们没有胆怯,没有后退、没有犹豫的唯一理由就是,眼前这个曾经统领十万大军的副将军就在他们身边。

    谁不畏惧死亡,或许没有人不怕死。但谁又能直面死亡,答案就在这作为死士的两千秦兵身上。

    身后的戎兵已经出现在了众人眼前,身前的叛军纷纷从阻击的险地、林间走出。

    但这又有何可惧,不就是一死么。

    “弟兄们,多拖住敌军一刻,多杀敌军一人,就会多一些袍泽出关为我等报仇血恨,随我杀敌啊!”

    赵之栋提起长戈,忍住身上各处伤势带来的疼痛,向着缓缓逼近的辛

    柏等人杀去。

    其余两千秦军,也不列阵,端起长戈向叛军、向戎人呐喊着杀将过去。

    ......

    如从原州步行到须弥七关最远的玉霄关大约有一百八十里路程,其中到龙德城有一百三十里。

    而这一百三十里路程大多都是修建在平川里,山路颇少。

    尽管如此,当初樗里骅百人队也是走了足足三四日才走完。

    而原州又位于萧关西南二百四十里处,所以原州与玉霄关之间的距离要远远短于萧关至玉霄关的距离。

    对此有着切身体会的便是九日前从木牢关下逃出的秦军人马。

    蜿蜒崎岖的山路,陌生复杂的环境,这些都造成了行军的艰难,当初赵之海所谋只需从木牢关进关即可,根本没想过要深入须弥山脉。

    但那场变故,让关外的秦军走上了一条九死一生之路。

    赵之海已经连续昏迷了九日,至今未醒。而作为临时主将的吴勐、尹芳带着当初逃离木牢关时所剩的二万三千余人踏入了须弥山脉深处。

    九日来,为躲避追击的戎兵,他们不得不急忙赶路,以至于出去探路的兵士有时都会被甩在慌不择路的大军后面。

    与戎人部落相遇,遇到毒虫瘴气,走入断壁悬崖的绝路都是这九日来随时会发生的常事。渐渐地,就连身后追赶的戎人也放缓了脚步。

    虽然甩开了戎兵,但原本有二万三千人的大军现在仅剩下了一万六千左右的兵士。

    在这九日里,七千多的兵士不是在战斗中死亡,便是跌倒在夜里休憩时的瘴气中,再也无法起身。

    一些原本就受伤的兵士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原本只是一些皮外伤也变成了致命的因素,大批大批的兵士倒在这异域的山野树林中。

    因此也让身后追击的戎人仅凭秦兵的死尸便能准确的跟随在秦军之后。

    渐渐地,这支大军已经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更加尤为致命的是,粮食已经在今日全部消耗殆尽了。

    其实,当初他们从萧关突围时便已经没有了多少粮食,突围后的一些时日,还能凭借人数的减少而又坚持了些日子,险过木牢关之后,全军便靠着抢掠沿途戎人部落维持了。

    为此,原本一些不必要的战斗也就变成了必须,原

    本一些不必要的死伤也变成了应该。

    自昨日至今,大军再没有遇到过一个部落,当清晨给所有战士每人分发一碗清可见底,粒米可数的野草米汤后,全军彻底断了粮草。

    这几日,吴勐和尹芳也为了从何处入关商讨了好几次,但每次都觉得只有玉霄关主将才是可以靠的住的人,而弥神关的主将和木牢关一样,也是布衣贵族出身并不可靠。

    然而他们所指的玉霄关主将并非樗里骅,而是赵之海的亲属,朝中刑部司寇张孜彧的亲外甥马元。

    他们二人久在赵之海身边多年,又怎能不知道此间关系。

    纵然在这九日中,二人也曾因为兵士伤亡过大而产生过去弥神关的想法。但最终在脑海里赵之海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