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应变(第2/3页)  赤阳墨帜玄武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座坚城五百年从来没有陷落过,一部分原因在于城防坚固,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战略地位的卓绝,一旦开战,则秦国会尽出全国之力布防在萧关和周边关隘城池。

    萧关城内,一身黑色冰甲的雍云祈正在站城头看着远处连绵不绝的戎人大营。

    他是秦国公室诸公子中各方才能公认较为突出的一位,所以当今秦公便在去年力排众议,授命公子祈为萧关将军。

    雍云祈是当今秦公的弟弟雍栾的长子,自幼却拜左更方元恒为师学习兵略,今年刚满二十岁便担任萧关将军,可谓是秦国的后起之秀,更是秦国年轻贵族中的佼佼者。

    雍云祈

    之所以拜左更方元恒为师,也是雍、方两家为制衡赵家之举,但更为重要的是方元恒乃是秦国公认的战神式的人物。

    581年方元恒挂帅驱逐戎人战功卓著,几年后又亲自率兵剿灭清川之乱,586年又领兵攻取黄水之滨的河西郡上党县,掐住齐国军队退路,此后一箭未发便让齐国五万精锐放弃攻取的秦国河西七县之地,赔偿秦国燮玉关以东齐国五县土地才得以全身而退。

    此次雍云祈来萧关驻守,秦公还特意派了方元恒的左右手方铭心作为副将协助雍云祈守卫萧关。

    正当他踌躇满志想要在此战中有所作为进而扬名立万之时,不料想戎人这次却并不按规矩出牌,提前一年叩关,让萧关守军措手不及之下被团团包围。

    雍云祈到底是从小便学习用兵之道的,见萧关被围困后并不慌张,甚至组织过几次反击,也是各有胜负,到目前为止局势已是僵持下来。

    此刻他站在城头,对身旁的方铭心说道:“方伯父,戎人已经围困萧关一个月了,为何西京还未发来援兵。”

    方铭心已有五十多岁,虽然只是方元恒的副将,但从家族关系上来讲他还是方元恒的远房堂兄。虽然这层关系早已经出了五服之外,但毕竟和方元恒从小长大,即是亲戚又是近邻。

    二人关系一直都很亲近,随着方元恒渐渐成长,他们二人一同戍边,一同多次领兵打了大大小小无数次阵仗,也是颇具军事才能的。

    这次辅佐雍云祈便是方元恒亲自去请的他这才与雍家的少公子一同来到萧关。

    听到雍云祈向自己询问,方铭心低头恭谨道:

    “长公子,萧关距离西京近九百余里,路途遥远,而且秦国常备兵马均在原灵二州以及蜀北郡和河西郡布防,再要招兵尚需些时日,卑职估计可能还需半月左右援军或可到达。”

    听完此话,雍云祈并未答话,只是久久看着远处的戎人大营,良久后才道:“方伯父,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方铭心轻咳一声,又是一笑,道:“卑职是怕长公子忧虑,或许朝中众位大人会以时局为重的。”

    “好个时局为重。”

    雍云祈此刻顿时面红耳赤,略显稚嫩的脸上布满了杀气,

    “赵之海这老匹夫定会与左更伯父争夺出兵之权,近些年左更伯父领兵在外百战百胜,那赵家又怎会无于衷,定是看准了这次戎人叩关的机会。

    上次是家父坐镇中军,左更伯父挂副帅,两人一同携手破敌,而这次赵家已是筹谋已久,怕是领兵来援之事没那么简单。”

    方铭心静静听完雍云祈讲完,只是抬头看了看左右,那身旁的护卫一见马上退后数步。

    随后方铭心又低下了头。

    雍云祈也看到了这幕,便轻声对方铭心说道:“方伯父,是我鲁莽了。”

    方铭心笑了笑,这些年来虽然雍云祈拜了方元恒为师,但实际上自己从小便看着雍云祈长大,对这孩子的心性颇为了解。

    雍云祈虽然聪慧,但却太过冲&a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