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出征(第1/5页)  赤阳墨帜玄武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历五八八年冬月三日,樗里骅一大早便让小乙打开酒楼大门。

    昨夜,他将戍边的事情告知了母亲范氏,并嘱咐小乙照顾好家眷和酒楼。

    范氏虽然知道樗里骅戍边的事情,但没想到会如此之快,昨夜更是和下人们连夜为樗里骅赶制了一件新的大氅,一早便将衣物和盘缠交到了樗里骅手中。

    樗里骅坐在酒楼二层自己的雅间里,手里捏着茶杯,思索着戍边之事。

    他身边放置着母亲交给自己的衣物。

    此去戍边,自己心中唯一有些不舍的便是母亲和介子了。

    此去玉宵关,非有要事则可能三两年再也无法回来,而且战场上刀剑无眼,生死无测,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够平安归来呢。

    戎狄侵关后,原州也会成为战场,这边城美景将变成修罗地狱,母亲和介子一身安危也将系于一线。

    人皆云:宁做盛世狗,不做乱世人。

    戎狄之祸,四国乱战,这兵灾何日能止。

    正想时,只见介鸳入得酒楼来,樗里骅连忙下楼施礼道:“介子,您来了。”

    介鸳缕髯微笑点头。

    樗里骅便引着介鸳里屋就坐,并让小乙带着介鸳的下人把细软搬进了酒楼后的内堂。

    樗里骅为介鸳斟满茶水,便立在下首等候介子询问。

    果然,介鸳端着香茗轻吸一口后言道:

    “说吧,你小子打的什么主意,为何要去戍边?

    你谋划了半年之久,不仅算计赵州卿,连我也被算计进来了。”

    樗里骅连忙装出崇敬的表情,讶然说道:

    “啊,原来介子早就看出来了,骅儿的心思总是瞒不过老师的,果然还是您老人家厉害啊……”

    “够了,我从小看着你长大,若看不出你这点小心思,岂不是糊涂至极了。

    你要是再不说,和我打迷糊,老朽再搬回去就是了。”介鸳冷冷道。

    樗里骅连忙笑道:“介子勿恼,示人以弱,强人以心,这是骅儿幼时介子教导过我的。

    自从赵之泽任原州州卿以来所作所为让原州六县百姓对其恨之入骨,每次我与同僚去各县地方巡查案件、清点粮册时只要听说我是从总制府来

    的,所有官员都唯唯诺诺,更有地方对我们畏之如虎,百姓见到我们虽不敢言,但能看的出对我们的厌恶和憎恨。

    所谓君子不与小人同谋,洁身自好以独善其身。

    此为我离开总制府的原因之一。

    介子也知赵之泽等众两年来不断拉拢我,希望我助纣为虐,对其剥削民脂民膏、欺良霸女、克扣镇边军士粮饷的行径大开方便之门。

    但且不说骅儿从小受介子教导,深知顺天则毅,逆天则衰的道理,就说骅儿也是生于原州,长于原州,便决不能助其为虐,欺压同胞。

    此为原因之二。

    总制府中,贵族子弟把持右议事厅,这些年在介子严加管理之下倒也不至于出什么乱子,但赵渊之辈跋扈异常,绝不可能屈于介子之令下,况且他们做的那些事总是要控制着左右两个议事厅为其掩耳遮目,所以对左议事厅下手也是迟早的事情,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避之锋芒。

    此为原因之三。

    骅儿身为贵族,镇边戍关本是本分,但一年中如果我与赵之泽等人矛盾深化,恐怕他们便会充分准备,借我戍边做些文章,到那时他在暗,我在明,结局不可测,更恐连累家人。

    而现在我去戍边,他们则未准备妥当,且目前对我也只是不满,并未憎恨到要除掉我的地步。

    所以也只会把骅儿驱赶到离原州远一点的地方罢了。

    昨日把我戍关地点安排到了玉霄关也应了我的猜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