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二章 这贱人(第1/2页)  锦衣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才想起要关心儿子的诊治,问道:“请的是药局哪一位?”

    管家报了个名字,是个没听过的名号。

    汪通判便将眉头皱起来,不满地道:“怎么没请太医院的医士和医生?就算到药局请人,也该请姚大使和江副使?”

    南京太医院的院判是正六品,他请不动,下面的医士和医生也请不动吗?

    即便太医院架子大,惠民药局的正副大使都是不入流的官,虽说是太医院的直属,可也归地方上管,凭他堂堂一个应天府通判,连药局的大使也请不来吗?

    管家急道:“都请了,先上的南京太医院,大方脉的几位医士、医生都被请到大功坊去了,连正骨和针灸的两位医士都一并请了去。小的便到惠民药局请两位大使和副大使,谁知那两位又被郃阳侯家请走了……”

    南京太医院和京师太医院相比,人员编制要缩水大半。

    京师太医院有一位正五品院使、两名正六品院判,属下御医、吏目总共近二十人,“大方脉”、“伤寒”、“小方脉”、“妇人”等十三科医士、医生一共有七八十位。

    但是在京师要请太医院的御医和医士、医生诊病很麻烦,必须要上奏请旨,太医院只会奉旨出诊,治疗结果也要具本覆奏。

    南京太医院虽然规模小,只有一个正六品院判主事,吏目一名,没有御医,十三科的医士和医生也只有二十多人。

    但好就好在不用请旨出诊这么麻烦,南京的部院大臣或者会同馆的番邦使臣有事都可以到太医院去请,大事请院判出面,一般小事南京太医院的吏目会自己斟酌安排。

    可是汪通判的宝贝儿子受了这么重的伤,却连一个医士也没请到。

    但是他没有暴跳如雷,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件事:“大功坊请这么多医生做甚么?还请了正骨科和针灸科的医士?”

    他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可怕的念头。

    那管家还懵懵懂懂,不知他的意思,只摇头道:“事情紧急,小的没想着多问。”

    汪通判心中惊疑不定,哪里还有心思去追究大夫的问题,他挥挥手,有些魂不守舍地道:“你……你去罢,到城里医馆,请最好的跌打大夫来……唔……我听说江宁县有个姓华的医生,正骨、跌打的医术很高,你派车去请了来!”

    那管家答应一声,急忙去了。

    管家走后,汪通判只觉心烦意乱,难以平静。

    他随手翻了翻手头的公文,忽然看到一份签发封条的记录。

    汪通判很清楚自己最近绝对没有签发过甚么封条,这种小事向来都是吏房办的,哪里用得着他这个正六品通判来亲自签印。

    况且记录上面的日期还是昨天晚上的。

    签的是自己的名字,用的钤印也是自己的。

    他立刻就知道这是谁干的了,除了家里那个躺在病床上的小畜生还会有谁?

    汪通判立刻叫来自己手下的书吏,指着那条记录说道:“把这个卷宗拿来我看看!”

    那书吏很快便从照磨所捧来这一旬以内的卷宗档案,反到昨天那一条,用一根挂着红丝线的竹签压在具体记录的那一行左边,轻轻放到汪启德的公案上。

    汪启德将那竹签抽掉,注目看去,却见上面写着查封的铺户是六角井南乙字一号和二号。

    华春堂隔壁的文海阁,是六角井南甲字片区的最后一户。

    甲、乙两个片区是以梁叛家的后巷和原先避驾营那条巷子为分界线,华春堂就是乙字片区的第一个门牌。

    华春堂?

    汪启德一愣,刚才自己让管家去请的那位华大夫,好像就是华春堂的……

    华大夫的大名,是他听偶尔听府衙捕班的班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